课件编号10801189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老子选读学案(2份打包)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1501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选读,2份,先秦,选修,人教,新人教
    第四单元《老子》选读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他早年好学,曾在周朝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今国家图书馆馆长)。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老子晚年见周朝衰落,骑青牛出函谷关西去。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老子》(又称《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1.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之外,别假设一个“道”。 ———胡适 2.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黑格尔 3.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4.老子是孔子前最伟大的哲学家。《道德经》出自何人手笔,倒是次要的问题,最重要的乃是他所蕴含的思想,在思想史中,它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 ———威尔·杜兰 5.《老子》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以一种神奇的力量。 ———卢川芳郎 6.《老子》的意义永无穷尽,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这本书道出了一切。 ———约翰高 万经之王———《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与《易经》《论语》一起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老子》分为上、下篇,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老子》语言精练,内涵丰富,结构严谨,思想性极强,很有韵味,多排比、对偶之句。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用词凝练,音节铿锵,理虽玄远,文实多姿。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PAGE 2有无相生 一、熟语积累及运用 1.以德报怨: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运用】(判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 1.如果国与国之间都认为以德报怨是最好的相处之道,那么人类的文化将要承担极大的重任,因为人类的基因是帮不上多少忙的。 (√) 2.近日,全球智能共享单车摩拜单车携手联合国环境署等权威机构发起世界骑行日,鼓励人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用骑行改变世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用在这里望文生义。) 二、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 _____,_____”表明有和没有、困难和简单并不是直接对立的。 2. “_____,_____”表明容易的事、小事积累多了就会发生量变。 3.老子用高台起于一筐土做比喻,得出了“_____,_____”的结论。 答案:1.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一、通假字 1.自见者不明 (“见”同“现”) 2.死而不亡者寿 (“亡”通“妄”,荒谬) 二、一词多义 三、指出下面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为无为,事无事(名词作动词,做事) 2.死而不亡者寿(名词作形容词,长寿) 3.多易必多难(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得容易) 四、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古义:不能走远      今义:不可以 2.强行者有志 古义:竭力实行 今义:用强制的方式进行 五、判断下面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宾语前置) 译文: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 2.图难于其易。(状语后置) 译文:从难事的容易处入手来解决它。 1.如何理解课文第五则体现的“为无为,事无事”的思想 【点拨】老子反对以烦琐的禁令捆住人们的手脚,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