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0291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一厘米》 课件2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37138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文版,九年级,上册,一厘米,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课程设计 课文引入 问题探究 情景表演 拓展延伸 新课结束 看一看;想一想 《母 亲》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冰心《繁星》一五九 课文引入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意大利·但丁) 课文引入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前苏联·高尔基) 课文引入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黎巴嫩·纪伯伦) 课文引入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法 ~罗曼·罗兰) 同学们,你们生活在衣食无忧的成长环境中,但你们的父母为了你的成长,为你的付出,你感受到了吗?特别是伟大的妈妈们背着岁月的沉沙,心灵有很多沧桑的折痕,最希望自己的孩子生长出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能比自己有出息,你是否感受到了她们的苍凉和对你们锲而不舍的挚爱? 今天,我们就从一件小事中去体会一下吧! 人物主要有: 陶影、小也、张师傅、售票员、红衣青年、老奶奶、小也父、作家、公园书记主任、群众甲、乙、丙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着这条线索组织了哪些情节? 本文的线索是“一厘米”。 围绕这条线索写了这些情景: 坐公交车,为不够1.1米的儿子买票;吃西瓜时,给儿子做一个好榜样;参观寺院两次量身高;自己写信讨回公道。 课文感知 复述课文的基本情节 买车票 买门票 请求领 导明真相 量身高 谈谈自己对陶影、红衣青年等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的理解。 找出课文中集中表现陶影的段落 讨论: 从课文内容来看,陶影应该具有什么性格?找出相关内容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 1 )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相应段落、语句: ———一天班上下来,累得不想动弹,真想凑合凑合算了。 ———(掏了张纸币)买一根冰棍就成了,妈不吃。 ( 2 )执著、认真 ———(轻松但是极坚决)他不够1、1米的。不够! ———我不知道国际米尺是什么造的,可我知道我的儿子是没有那么高,我知道我们没有逃票。 ( 3 )竭力维护人格尊严,立场坚定 ———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 ———(执拗地)如果再设有音讯,我就直接去找! ———(郑重地)小也,你离两位爷爷再近点,我什么都不图,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                     在孩子面前做完美母亲 责任感 正义感 价值观 乘坐汽车———少一厘米也买票——— 参观寺院———多一厘米也不买——— 讨回公道———给参观券也不要——— 一厘米 ┏ ┫ ┗ ┓ ┣-- ┛ 怎样看待红衣青年的? 他的优点是:对工作负责任,认真履行自己检票职责; 他的缺点是:处理问题方法简单、粗暴,说话刻薄,伤害了无辜的人。 课文可分成三个部分,其中二、三部分为课文的重点。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烘制螺旋形沾满芝麻的小火烧”): 交待主人公的做事原则和身分,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第二部分(从“她领着儿子小也上汽车”到“她觉得生活多了几分追求”): 围绕“一厘米”,集中写了主人公陶影与儿子乘车的一次经历。 第三部分 ( 从“今天她领小也到一座巨大的寺庙参观”到结尾): 围绕“一厘米”,集中记叙了主人公与儿子一次参观寺庙的经历。 小说取名为“一厘米”,你认为有何含义? 一厘米虽小,但却关系着一个小小男孩的尊严;关系着一位母亲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否完美;关系着教育子女的导向问题。 讨论:小说最后,对于两毛钱都很看的重陶影,为什么拒绝赔偿?为什么说“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有错儿……”? 因为她讨回了公道,讨回了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这是最重要的。她要的只是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是作为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