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804552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第五课 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2)(教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227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美,艺术,抽象,走进,不像,以什么
  • cover
教学类型: 欣赏 评述 课时: 1课时 学段: 高一上学期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展示法 讨论法 练习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彩纸 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抽象艺术是美术作品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2.能力目标:让学生认识、理解抽象艺术。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抽象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热情,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 如何结合美术语言的知识来理解认识抽象艺术的概念。 抽象艺术的概念和冷热抽象艺术特点的把握以及冷热抽象艺术作品的辨别。 教学难点: 1.美术走向抽象的过程。 2.冷抽象和热抽象的区别。 3.如何创作抽象艺术。 难点突破: 如何认识、理解抽象艺术,用符号表达抽象艺术。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的是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们的“发现”产生的。抽象艺术所使用的语言是非现实的,是艺术本体语言的纯粹表达,其中包括点、线、面和色彩。 第二部分“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 第三部分“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其艺术美有哪些表现?”简单介绍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学生对此有一个大致了解。 第四部分“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以美术的三大功能为基础,说明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抽象艺术大家并不陌生,学生对抽象艺术的认识仅仅限于感性认识。因此,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性的分析抽象艺术并试着学会欣赏抽象艺术。 《走进抽象艺术》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看三组图片《蒙娜丽莎》《蛙声十里出山泉》《即兴之31》引出三大美术类型。 第一幅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存在的,写实的,像照片,即具象艺术。 第二幅是艺术家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蕴追求的体现,作画时没有失掉真实性,更多的是表达作者的感受,追求意境,着重通过形象传达出来另一层意思,即意像艺术。 第三幅通过提问生活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物象形式 怎样去欣赏抽象艺术作品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抽象艺术,去体会其独特的艺术美。 讲授新课: 、认识抽象艺术 1.具象艺术到抽象艺术的演变过程 以树为例从具象到抽象的图片进行讲解。 得出:抽象艺术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物象及生活感受。 小练习:展示6张毕加索作品《公牛》,按具象到抽象给这6张图片排序。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分析作品,给图片排序。 总结: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最后一步抽象成了几根非常简洁的线条,通过这个小练习使学生对这个抽象艺术有初步认识。 音乐与美术的关系 总结:美术的形式本身具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 通过音乐的节奏、韵律、速度、强弱来理解线条。 、感悟抽象艺术 1.热抽象艺术和冷抽象艺术 介绍两种形态以及代表艺术家: 热抽象艺术含义,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冷抽象艺术含义,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分别展示出热抽象艺术和冷抽象艺术的绘画作品,比较两张作品有什么区别? 总结:抽象艺术在冷抽象艺术当中运用了大量的直线、直角、纯色、色块,而热抽象艺术大多是在即兴创作。 2.抽象艺术中格斯塔心理学原理 通过拓展格斯塔心里学原理,使学生理解异质同构的原理,不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结构。(举生活化的例子说明原理) 小练习:(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色彩和线条)第一组练习给同学们4组线条,当你看到这些线条时候你感受到什么? 第二组练习给同学们4块颜色,这4块颜色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鉴赏抽象艺术 欣赏美术作品:《红黄蓝的构成》蒙德里安。 从音乐中得到启发:播放一段爵士乐通过听音乐和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从中感受抽象作品的内在意义。 听完音乐之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