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蒙娜丽莎 达芬奇 马蒂斯夫人像 马蒂斯 比较它们的艺术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总结: 相同点:题材相同,都是人物肖像画。 不同点:《蒙娜丽莎》是一幅客观真实再现对象的具象艺术作品,《马蒂斯夫人像》是一幅画家主观表现的和现实对象有差距的艺术作品。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一:为什么有的美 术作品形象怪异? 圣维克多山 (摄影) 圣维克多山(油画)塞尚 “只用色彩表现透视、距离”,但对形体本身结构、画面结构的分析使他忘记空间感,造成画面变成一张色块与色块在扁平面上的跳动。面对画面,色块笔触线条等造型要素从客观景物的图像中漂浮出来,在画中形成一种 新的现实。 那阴惨的血红色的天空和深蓝色流水形成扭动曲线、,形成一个湍急的漩涡,包围站在粗壮挺直斜线的桥上般神经质的人物,正在高呼的人的面孔实际已经变形,凝视的眼睛、凹陷的面颊,使人想起象征死亡的骷髅头 。整幅画面充满了低沉、恐怖、神秘的气息,使人产生了强烈的不安。 《呐喊 》 蒙克 人物摄影作品 这幅画中,达利将人体各部位重新进行难以想象的组合,从从上臂长出小腿和脚,从大腿上长出前臂和手。这个恐怖的梦境形象表现出人的贪欲———已把肉体变成自傲的怪胎。 《内战的预感 》达利(油画1936) 总结: 为什么有的意象艺术作品形象怪异? 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更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艺术家的感受越独特、越强烈,其形象就可能越与众不同 “意”是艺术家的情感意识,是作品的灵魂, “象”是“意”的视觉表达形式。所以: 什么是意象艺术 所谓“意象”是与“实象”相对而言的,即不是艺术家客观描摹现实的再现性形象,而是“意”中之象,是由艺术家的感觉、想象和表现意图所呈现出来的形象。 二: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从两个角度理解: 一种是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表现世界的角度。 一种是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 从艺术家按照“我”感觉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的角度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委拉斯凯兹 《被牛肉片包围的头像》培根 委拉斯凯兹笔下的教皇阴险可怕孤独愤怒,感觉是被鲜血淋漓的牛肉片包裹住的恐怖形象,纯粹是出自精神紊乱的寄寓手法 从艺术家根据“我想”表现的意图的角度。 以象征寓意手法抒写心意,对所画的花鸟、虫鱼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突出形象。按照“我想”表现的意图来表现,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感,是传统与现代意味的完美整合。 《鹌鹑图》朱耷 清 《荷花水鸟图》朱耷 意象艺术的造型特点 造型简练,用笔洒脱自如,不求形似,注重意境。 造型夸张、变形 《记忆的永恒》 达利 《枯木怪石图》 苏轼 三:意象艺术的三个特征 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是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将“意”与“象”融为一体的产物。 意象艺术的形象更集中、更典型。主体感官直接把握、感知、体验和感受的直接性和具体性。 意象艺术超越了形象、时空的限制。既可以用想象和虚构来表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也可以用非现实的形态表现现实中已有的东西。 星月夜 凡 高 凡高面对星空,不禁感到战战兢兢,他怀着绝望的恐怖,画下了这幕完全处于他个人幻觉的夜景,这种幻想与他那超自然、超感觉的体验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再认识。 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 星空 摄影作品 意象艺术的形象更集中、更典型。 《呐喊》 蒙克 画中的人物形象显然是病态的、神经质的,人物看不见的内心世界在作品中居然被表达得如此强烈,对心里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手法超越了任何以往看起来“真实逼真”的作品。色彩鲜艳、强烈,线条和笔触大胆、奔放,使人感到刺激和动荡不安,体现出以蒙克为代表的表现派画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