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05110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课件+视频素材

日期:2024-05-1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215965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6课,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教学课件,视频
    (课件网)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铭 记 历 史 目录 一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二 文学艺术的成就 1、了解新式学堂的出现、科举制废除、新闻报纸和书馆出现的史实;知道鲁迅、齐白石、聂耳、洗星海等文学艺术家的主要成就。 3.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服务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通过对民国时期文艺作品时代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生对知识点条理清晰,以便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目录与教学目标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其定为国歌。那么,与聂耳同时代的文学家、艺术家还有哪些?他们在近代中国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曾作过哪些努力?我们应如何理解他们的作品的内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导入新课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教育的发展 (1)新式教育的开端 时期 实施者 成果 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派 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 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百日维新时期 清政府 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新式学堂的创办,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建立使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原址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 改名为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校徽 创办新式学校 北大名人 1915年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 陈独秀: 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蔡元培: 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 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李大钊: 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茅盾: 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班,由于贫困没再继续读。 马寅初: (2)科举制的废除 ③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过 程 ① 1901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②1903年,又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科举制正式建立的时间、标志? 605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建立。 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美国社会学家罗兹曼在其著作《中国的现代化》中大加赞叹道:“科举制度的废除,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其意义大致相当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 (3)新式教育的发展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式报刊的创办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 天津《大公报》 上海《新闻报》 延安《解放日报》 视频:一分钟读懂大公报 民国时期著名的刊物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这么多新式报刊,如何刊印发行呢? 影响:这些新式报刊,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外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①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2)出版机构 ②中华书局、开明书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