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10453

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练习卷(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346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纲要,民族,答案,版含,word,练习
  • cover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2.“(北朝)裴侠在世时……将自己的清廉归功于‘祖宗功业’。这种攀附祖先、恨不得将自己的‘优秀基因’归功于‘家族遗传’的逻辑,是和当时盛行的士族血统论一脉相承的。”当时“士族血统论”的盛行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 A.郡国并行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 B.士族门阀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C.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 D.东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4.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盛景。据此可推知(  ) A.当时人们的生活富裕安逸 B.作品具有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C.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D.作者所处时代小农经济繁荣 5.魏晋时期南方城市迅速崛起:会稽被誉为“晋之关中”,建康的繁华可与长安、洛阳媲美,番禺(今广州)成为进出口商人云集的大都市。这一时期南方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B.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政治中心逐步南移 6.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年代尺空白处应填写(  ) A.三国鼎立 B.西晋统一 C.淝水之战 D.刘裕建宋 7.公元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名门望族琅邪王氏兄弟辅助下,平定叛乱,建立东晋政权。当时,政治由王导主持,军事由王敦控制,晋元帝对王敦甚至有“请避贤路”的表示。东晋政治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谓。该历史现象体现了东晋政治的显著特点是(  ) A.君权强化 B.士族专权 C.文官政治 D.藩镇割据 8.南北朝时期,寺院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人口,甚至藏纳武器。民众投靠僧寺,政府不再进行管治。由此可知,当时寺院(  ) A.对中央集权形成威胁 B.维护了社会稳定繁荣 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D.得到了民众广泛拥戴 9.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逐步成为黄河流域南北各族流行的服装,这个历史现象主要反映出(  ) A.北方文化优于南方 B.民族交融成为趋势 C.生产技术相互影响 D.生活习俗相互影响 10.面对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北朝权臣宇文泰决心按照《周礼》的规定来改革官制,并且在朝堂礼仪、车马器物等方面也“多依古礼”进行了一番改革。这些举动(  ) A.推动了民族交融进程 B.复兴了先秦传统儒学 C.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D.突破了民族自卑心理 11.钱穆《国史大纲》中写道:“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该田制客观上(  ) A.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 B.根治了土地兼并问题 C.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 D.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 12.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这表明当时(  ) A.庶族掌控铸币实权   B.民间力量制约皇权 C.商品经济仍具活力 D.抑商观念上下背离 13.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社会阶级从贵族急速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矛盾,积聚的不满在25年后被引爆为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  ) A.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 B.改革要与自身实际相适应 C.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 D.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的精神 14.《史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