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816312

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一1.3 技术的未来 教案

日期:2025-02-06 科目:通用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135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技术,苏教版,高中,通用,必修,未来
  • cover
《1.3技术的未来》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45分钟) 教师: 教学对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必修)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三节《技术的未来》。本教学案例共1个课时。 1、本节课的作用和地位 《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对于本章节的内容的要求是:“技术意识———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形成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适应。” 本节内容是有关“技术及其性质”中“技术的未来”的学习,力求以通过透彻的“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讨论”为主线,从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技术实例出发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去了解相关新技术,在“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对于未来技术的正确的态度。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前一节《技术的性质》中主要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展开对于技术的性质的探索。本节是本章最后一节,为下一章《技术世界的设计》学习打下基础。 2、主要内容 通过展开“人体冷冻技术”和“未来玻璃世界的一天”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并基于技术的两面性张开该技术正反面的思考,从而归纳对于未来技术应持有的态度。 另外,本节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结合课堂问题进行学习探究、讨论的模式。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高二的学生通过各个学科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对许多先进的技术新手年来,并且熟悉技术的基本性质;但是对于技术的未来的态度比较模糊、容易受到生活中、科幻电影中技术不良因素的影响,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认知特征: 此阶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渐转变为抽象逻辑思维,能将各种经验材料进行规律性的概述,进行一般性探究。这也为“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和“讨论”打下基础。但缺乏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能力。只要引导方法得当,相信学生可以很快建立相关概念。大部分学生对于小组交流、探究有浓厚的兴趣,思维的火花可以由此产生。 非智力因素: 由于环境与生活经验的制约,部分学生只是对具体技术了解皮毛,没有全面的了解,因此教师在材料选择时多角度的阐述尤为重要。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掌握知识技能差异较大。 针对此种情况,注重材料选择的多角度、教师的引导、同伴探究时的融合交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人体冷冻技术以及未来人类生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人体冷冻技术”和“未来玻璃世界的一天”的探究,能进行有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案例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选择技术、使用技术、管理技术的理性态度,初步形成建立美好技术世界奋斗的意识。 2)培养学生形成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进行有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案例分析。 2、教学难点:进行有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的案例分析。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1、教学方法: 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的主题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讲述式、师生互动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互动交流为主,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技术的抽象程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3、教学媒体:多媒体一体机、黑板 4、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录播教室、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1、新课引入 展示4张图片———1900年巴黎人畅想2000年的生活:1远航的飞船;2巴黎到北京的电动火车;3飞翔的救火员;4可视电话问题:现在已经2018年,这些技术是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