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2486

2013【优化方案】语文版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第六单元(3份)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36295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3,大家,3份,单元,第六,鉴赏
    (课件网) 第17课 答司马谏议书 课堂互动探究 课外视野拓展 第17课  基础自主学案 知能优化演练 诗海探珠 诗海探珠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①。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②。 【注】 ①“望门投止”的张俭和“忍死须臾”的杜根,是东汉的两位名士。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刚正不阿,直言上谏,结果遭到当朝打击。但是,二人都通过权变的方式,忍辱偷生,等候时机,东山复出! ②昆仑:昆仑山,此以大山喻人的出类拔萃。两昆仑:指康有为与侠客大刀王五。 【赏析】 《狱中题壁》是七言绝句,是谭嗣同的绝笔作。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诗人被捕,于囚狱壁上作此诗。诗前两句借东汉张俭、杜根的遭遇类比维新人士,表达了作者对维新的坚定信念和决胜信心。后两句直抒胸臆, 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准备慷慨就义的无畏精神和对清政府守旧势力的憎恨与蔑视。全诗慷慨悲壮,充分显示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名句,慷慨激昂,精神感人。 基础自主学案 1.走近作者 卡片记录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2.探寻背景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 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3.文体知识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本文是书信体驳论文。 基础精练 bànɡ nán xù ɡēnɡ wù 后悔 教诲 女婿 胥吏 醒悟 会晤 承蒙赐教。 谦词,私下,代“我”。 持。 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回信。 又想到。 对待。 优厚。 书信来往。 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原谅我。 名义和实际。 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扰民。 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排除,驳斥。 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习惯于得过且过。 考虑。 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不只是。特,只是。 给以好处。 不做任何事情。 情意诚挚。 4.文学文化常识 (1)本文作者是_____朝_____(人名),字_____,号_____,封_____,是“_____”之一;题目中的“司马谏议”指的是_____。 北宋 王安石 介甫 半山 荆国公 唐宋八大家 司马光 (2)本文选自_____,作者主张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变法,史称“_____”。 (3)文章的四个部分:先是交代_____,然后_____,分析_____,最后以_____结束。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变法” 写信的缘由 驳斥谬论 原因 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课堂互动探究 文本互动 辩  biàn 辩解 卤 鲁 lǔ 粗疏 具 俱 jù 全,都,详尽 私意,私下。谦辞 偷窃 即使 虽然  再 重复 所以,……的原因 因果连词。下文“今君实所以见教者”同此  适当,恰当 意义 诚心 区域 政治主张 数量极少 事情/名词 事事:动词十名词,第一个“事”,名作动,从事 缘故 所以,连词。“故今具道所以”同此 特殊指代词,我。下文“冀君实或见恕也”同此 看见,动词 再,又/副词  回来,回去,课文中指“书信往来”/动词 在,介词。下文“尤在于名实”“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同此。 从,介词 给,介词 对,对于,介词 向,介词 因,介词。下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