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悉流程设计的一般过程; 知道流程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 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改进设计,并用文字或图表说明流程设计方案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校园科技节活动的设计,与学生一起探究有关流程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这些思想和方法在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处理事情的能力和多项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将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向其它领域迁移的能力; 培养学生习惯用理性的思维安排我们的生活; 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互助学习的愉快感觉。 二、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从时序、环节两个角度,围绕着“时间”这个核心理解了流程的概念,知道了流程是技术的核心之一。作为高中生对生活、生产中的流程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也想尝试下如何对身边的事进行流程的设计,对没有经历过的事进行安排,对已经安排好的事情进行改进和优化。 三、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本单元研究的是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相对于其他三个单元而言,内容较易理解,重要概念不多,其中流程设计的思想为今后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这里不是仅仅教给学生有关流程的知识,还要与学生一起探究有关流程所蕴涵的思想和方法,以及这些思想和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的运用。 2、本节主要内容 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基本理论到实践操作,实践操作到实际能力的提升。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 教学难点 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进行流程设计的重要前提,不同的流程设计需考虑的因素各有侧重,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需慎重分析。 4、课时要求: 2课时,本节是第1课时 四、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学生参与思考、分组活动为课堂教学主线,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策略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易接受的事例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然后让学生分组亲历一次简单流程设计的全过程,并进行相互学习、讨论、交流和评价,从而逐步体会和掌握简单流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案例分析、演示讲解、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同时还通过PPT、白板和实物投影仪增加学生的参与环节,让学生融入到本节课中。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学生课前预习、以6人一组分组、自制小奖品一份、导学案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设计情境:黄师傅的徒弟小黄在修理被扎破的自行车后轮胎时,由于工具不全,就没有研磨洞周围的胎皮,用胶直接就把补丁贴上去。这样做可以吗? 学生思考后,提出改进意见,并尝试画出流程图。 教师总结:自行车补胎的流程中,用锉子将洞口四周的胎皮锉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使补丁与胎皮的附着力更强。 完整的补胎流程框图是: 提问:这个流程是不是自然就存在的呢? 师生互动:不是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研究和设计出来的。人们发现,在自行车补胎过程中,按照这个流程做事,不但节省时间,而且补出的轮胎质量更好。不但补胎需要流程,我们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流程。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活和生产的质量,我们有必要进行流程设计。 板书:二 流程的设计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故事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领学生从生活实际自然地过渡到课堂的学习中,感受流程设计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