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40485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16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567434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5课,三大,改造,课件,1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三大改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949 19(?) 1840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私有 公有 生产资料: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 一般可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等。 材料一: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改造? 原因: 1.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需求。 阶段 原则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自愿互利 互助组 初级合作社 高级合作社 成 一般由几户至十几户组成,土地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 耕畜、农具由社统一经营,劳动产品进行统一分配。 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固定给生产队使用。 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1953~1957年中国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农业改造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意义:解放了我国社会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变为公有,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改造。 时期 内容 作用 国共十年对峙 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 抗日战争 双减双交 解放战争 耕者有其田 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 土地改革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三大改造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打土豪、分田地 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彻底废除了两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木板机器,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木板机器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分散经营限制手工业发展; 手工业生产者渴望合作。 对手工业改造的原因 背景 方式 结果 农业合作化运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私有→公有 对手工业进行改造 材料一:1949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全部现代化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是63.3%。特别是在轻工业和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所占的比重就更大了。如棉纱占46.7%;棉布占40.3%;胶鞋占70%。私营商业的销售额,1950年占全国商业批发额的76.1%;零售额为85%。 材料二:天津40多家私营铁工厂用废料、次料为志愿军制造了17万多把镐、锹,运到前线后,以用就坏,严重影响了志愿军工事的修筑。 武汉福华药棉厂奸商李寅廷承制志愿军急救包时,把从国家领来的好棉花换成废烂棉花,使许多受伤的志愿军战士致残致死。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双面性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目的: 时间: 方式: 创举: 结果: 为使所有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954年 公私合营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公:国家 私:资本家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初期“四马分肥”就是把企业盈余分成四份: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企业职工福利奖金和资本家的股息红利四个方面。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国家按照公私合营企业中资本家所占的资本发给股息,年息为5%,连续发给十年,十年后资本家企业收归国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