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课题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二节 技术的性质 所用教材 教材名称: 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 》 第 1 册,第 1 章 2 节,第 1 课时 参考书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参考书 技术与设计1》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黑板、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为满足人的需求进行的技术活动的成果;认识技术的创造性特征,知道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知道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知道技术具有两面性,了解应当如何防止产生负面影响;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案例分析、“马上行动”和“阅读”,养成辩证、客观、积极地看待问题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解创新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了解技术与各种知识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技术的两面性的理解,理解技术队伦理道德的影响 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属于理论层面知识,学生对单纯的理论讲授不感兴趣,因此我通过多个案例的分析,运用一些有趣的图片、视频资源以及一些较为有趣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对台灯的设计,来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使其关注课堂,引发兴趣,在最后对“决定胎儿技术”的讨论,活跃学生的气氛,在讨论中引发对技术道德问题的思考。 运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师生互动法、讨论法等。 板书设计 1.2技术的性质A组:手机、电吹风、投影仪、台灯、凳子、近视眼镜 B组:手表、黑板擦、麦克风、空调、冰箱、助听器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新课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技术的价值,了解了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技术对社会和自然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技术的性质进行研究,以便我们以后更好的运用技术,那么这节课呢,我们就来学习技术的性质。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猜物游戏,注意要求:对物品描述时要求从此物品的功能、用途方面出发。请两组同学,每组两个人,一个人描述,一个人猜———手机、电吹风、投影仪、台灯。。。。。。。助听器。。。。学生猜完对一些物品进行总结,从他们的使用满足了人们的什么需求来讲,比如:麦克风:满足了人们对声音放大的需求;助听器: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方便的与他人语言交流的需求。 一、技术的目的性 师:我们刚刚说助听器是为了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方便的与他人语言交流的需求。那么现在大家看一下课本P11的助听器的发明: 喇叭式助听器:最早的一款助听器,形状看起来像一个喇叭,据说我们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耳朵失聪之后就是使用这款助听器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妙的音乐,它的使用方法是:人们对着口径较大的一端说话,而口径较小的一端对准那些听觉不灵敏的人的耳朵,通过这个喇嘛式的助听器对声音有一个很好的收集作用,这样听觉不好的人就可以更好的听到声音,但是,这款助听器对声音的增益只有3—5分贝,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电子管助听器:30年代呢随着电子管的出现呢,就发明了电子管助听器,这个助听器的增益度和清晰度都较好,但是,大家看一下书本上,这款助听器都多重呢?(学生回答:16磅)对,没错,就是14多斤,体积呢,有这么大(用手比划一下),大家想一下,如果让你们抱着这么大,这么笨重的盒子上街,你们有什么感觉?(生:不舒服,重。。。。) 晶体管助听器:50年代的时候,有了晶体管助听器,它的体积相对于电子管助听器小了很多,大概有烟盒那么大,出门的时候呢,放在口袋里面,通过很长的导线和耳塞连到耳朵上,那么大家想一下,这款助听器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学生回答)恩,还是不方便携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