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50757

人音版 选修歌唱 拓展与探究 教案

日期:2024-06-09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358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选修,歌唱,拓展,探究,教案
  • cover
第七单元:浓 郁 乡 情 ———作品《九儿》剖析与实践 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 课 时:45分钟 授课教师 五、教材来源:由人民音乐-出卷网-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歌唱模 块】第七单元———浓郁乡情P79—90(共三课时)。 教学思路: 1、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模块重点在于以歌唱的方式来理解音乐要素在唱歌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运用,使通常的唱歌转变为歌唱,从而使个体感受、体验音乐之美与艺术的魅力,尤其是在群体艺术活动中需与他人的和协配合才能完美的体现一部艺术之作,在完成作者的创作原意之外还充分发挥歌唱者的再创能力,使作品在运行当中体现出无法用笔头方式来阐述的意境,歌唱者的再创能力的运用更具艺术魅力之巅。 2、歌唱———总的来说是呼吸、共鸣、发声、吐字等协同运动的动作,但当你真正进行歌唱时与其说是生理活动,不如说是精神活动。好的歌唱者须具备三个条件,嗓子(自身条件)、脑子(思想与智慧)、影子(用心与情感)。所以人们通常说最美的声音其实是将你内心的音乐情感传达给听众的工具。 3、本单元《浓郁乡情》分三课完成,提供的参考使用教材有歌曲《乡音乡情》、《阿佤人民把歌唱》、《八骏赞》等六首不同地域的作品给执教者参考选用,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品的思想,从而培养歌唱者用众多的方式来完成作品的情感表达,体验音乐要素与歌者再创能力在作品中的重要性。 4、综上所述:单元重在一个“情”字,歌者如何用歌声向听众表达你的情感以及音乐要素的使用是重要,结合当前社会热点与学生身边的信息,我们选择了著名的文字家莫言的成名作品,也是当下在央视播放的最热门,社会反响最强烈的电视剧《红高梁》中的主题曲《九儿》作为本课的教学素材,作品主要反映了发生在东北的戴九莲与余占鳌的感人故事。本曲大家耳熟能详,对剧情相对了解,音乐作品强烈的区域色彩与高尚情怀,通俗易懂,歌者易于上口及表达。 七、教材分析: 单元的主题是浓郁乡情,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来表达对家乡情感。从这个主题出发,依教材所提供的教学线索,选用了作品《九儿》为本课切入口来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 影视剧《红高粱》主题曲《九儿》这首歌曲只有4句歌词,其核心旋律只有8小节。从某种角度来说,它只能算是一个音乐动机。但是,通过重复、转调等变化手段,给人以“画面感”、“层次感”、“悲剧感”,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小提琴的前奏以主部主题的呈现,营造单纯、朴实的音乐形象;随着剧情的发展,同样的音乐旋律通过两次转调,音乐织体渐次丰富;最后形成气势磅礴的高潮。烘托出一个质朴而不平凡的民众形象。 作品中转调的大胆运用,旋律多次重复,频繁的转调。从小提的进入至人声的加入,从D调的柔情、幽怨,到E调的坚定、果断,再到A调的激越、悠远,尤如三级跳远,层层推进,富有层次感。使得旋律和歌词的重复不沉闷和僵硬,而是生动、明朗,富有活力。把九儿丰满的形象和不屈的命运充分表达了出来。作为一首影视配乐,它做到了渲染气氛、深化主题、唤起共鸣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情优势: 1、高一学生是最具阳光的年龄,有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初中三年的艺术学习与成长经历也有了一定的文化积淀,有了更多的理性思维,对作品有了一定的独立剖析能力。 2、本校生源多属省内不同区域,对区域音乐的来源、特点以及民俗音乐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热爱音乐艺术学习,能较快的理解、掌握其他区域的音乐文化特点并在实践演唱中表现出来。 3、学校属省级学校,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应有尽有,教学环境不错,教师本身属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歌唱特长专业生,歌唱基础良好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具有较为突出的教学示范能力和课堂掌控能力,能大大提起学生对歌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