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5488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整合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35386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课,经济建设,发展,曲折,整合
  • cover
课件69张PPT。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备考策略   (1) 复习本专题,要抓住一条基本线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大时期、六个阶段:一是过渡时期(1949—1956年),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二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76年),包括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1956—1966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年);三是新时期(1978年至今),包括改革开放的探索(1978—1992年)和改革开放的深化(1992年至今)两个阶段。  (2)注意横向梳理。梳理每个主要历史时期和阶段,加强政治、经济、外交、思想和科技文化等知识的内在联系;结合苏俄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史实,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从学习苏联模式到走自己道路的重大创新,比较中苏现代化道路的异同;从世界现代化道路的模式探索上,联系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等分析比较世界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创新和相互借鉴的问题。新中国历史分期①七年过渡时期: 1949-1956 ②十年探索时期: 1956-1966 ③十年文革时期: 1966-1976 ④两年徘徊时期: 1976-1978 ⑤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色建设时期): 1978年以后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过渡时期) 1.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2.“一五”计划的完成(1953-1957年) 3.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1953-1956年) 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 探索时期) 1.成功的探索: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 2.探索中的失误:(三面红旗) 58年总路线(理论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践上) 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5年)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文革时期) 1.背景 2.表现 3.调整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52年56年 60年 66年 71年73年75年成功的探索: 1953-1955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960年纠左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文革中周恩来、邓小平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 探索的失误: 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出现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文革十年浩劫……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其经验教训思维拓展失误原因: ①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不足; ②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③ 党内民主制度不够健全,个人专断作风滋长,左倾错误不断发展……经验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处理社会主要矛盾。 ②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民经济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⑤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1.(2010年上海卷2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艰苦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然,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转变这一状态,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行了“一五”计划??? ??????????? D.发动了“大跃进”随堂演练(2012·全国新课标历史·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