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64958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上册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说课课件(29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5次 大小:115339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1-2022,建立,PPT,29张,课件,入关
  • cover
(课件网)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3课 壹 分析教学资源 贰 制定教学目标 叁 明确教学重难点 肆 选择教法学法 伍 设计教学过程 目 录 壹 分析教学资源 一 分析教学资源:解读课标,指引方向 1.6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 一 分析教学资源:重视文本,教材分析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主要介绍的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的相关内容,学习要点主要有以下两点:1是认识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2是清晰的认识到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社会变化和面对的危机状况。 本课分析: 本课内容涵盖了从1368年明王朝的建立到清军入关,主要史实包括了以专制强化为核心的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海疆与内陆边疆的问题与治理、满洲崛起与明清易代。 一 分析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因“情”施教 授课对象:普通高一学生 知识水平分析 教师教授的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明清历史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了解明清历史的基本情况,但是缺乏深层次的认识,需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思维水平分析 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强;但同时缺乏一定的史料阅读能力、历史表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贰 制定教学目标 二 制定教学目标:涵养素养,锁定目标 【唯物史观素养】 学生学习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了解历史发展的全面性,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 【时空观念素养】 学生学习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欧洲殖民者侵占澳门和台湾岛等史实,将明朝的发展与世界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历史解释素养】 通过分析史料,总结、归纳史料,从而得到对历史现象的正确认识,对郑和下西洋等历史史实作出客观评价,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家国情怀素养】 教师通过对课堂小结升华,使学生认识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叁 明确教学重难点 三 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 明王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明王朝海疆和内陆边疆的问题及治理 突破方式 1.通过课前预习、根据已知(旧知),得出结论(新知),生成—迁移。 2.利用课堂史料、图表等创设历史情境,降低学习难度。 3.解读教材,层层深入,主题式合作探究,突出重点. 三 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 突破方式 1.依托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示例和情境,结合直观性强的史料和图表,说明揭示历史发展内在本质。 2. 整合课程资源,利用教材文本和资源,以历史人物为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历史,从而突破难点。 明王朝政治制度变化的认识 肆 选择教法学法 四 选择教法学法:教师引导,以生为本 教法: 问题教学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 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伍 设计教学过程 五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巩固训练 1.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2分钟 (情境创设法、史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2.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式 10分钟 (地图演示法、图表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3.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0分钟(归纳分析法、史料阅读法、合作探究法) 设计教学过程 图片、问题引入(情境创设法) 2分钟 5分钟 五 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分钟)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