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69050

【高分攻略】高考生物二轮学案 热点12 种群和群落(1)(Word版含解析)

日期:2024-05-1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6次 大小:14888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种群,版含,Word,群落,高分,热点
  • cover
【高考精粹】2022高考生物二轮学案 热点12 种群和群落 【考纲要求】 (1)种群的特征Ⅰ(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4)群落的演替Ⅰ 要点一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1.辨清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其直接影响因素是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间接影响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是通过 出生率和死亡率 影响种群密度,而性别比例仅仅是通过 出生率 影响种群密度。 (2)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因为其种群数量除了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还与气候、食物、天敌等有关。此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与种群数量有关。 2.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分析 3.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 (1)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 (2)增长速率=(末数-初数)/时间 图示如下: 要点二 群落的特征与演替 1.种间关系   图1~图5中,a与b的种间关系 图1: 互利共生 ;图2: 寄生 ,其中 b 是寄主。 图3和图5: 竞争  ;图4: 捕食  ,其中a为 被捕食者 ,b为 捕食者 。 2.群落的两种结构 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象  分层 现象 常呈 镶嵌 分布 决定因素 植物:主要是阳光动物: 栖息空间 和 食物  条件 环境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及 光照强度 的不同 生物因素:生物 自身生长特点 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 意义 有利于 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3.“两看法”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要点三 种群密度与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取样调查 1.生态调查方法汇总   2.“误差”分析 (1)样方法误差归纳 ①未做到“随机”取样。 ②未对“多个”样方取平均值。 ③样方边线上的个体未做到“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而是全部统计。 (2)标志重捕法误差归纳 ①统计值比实际值偏大:a.标志物脱落或标记个体大量死亡;b.被捕一次后,难以再次捕获;c.标记个体大量迁出或(未标记)个体大量迁入。 ②统计值比实际值偏小:a.标志物影响动物活动,导致更易被捕获;b.调查期间有较多个体死亡或迁出;c.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3)抽样检测法误差归纳 ①未做到每天取样时间一致。 ②取样时未“振荡”,而是从静置培养液上层或下层取样。 ③计数板有气泡。 ④检测时培养液渗入后没有稍等片刻而直接观察(酵母菌还没有沉降到计数室底部)或渗入后停留时间过长。 ⑤未能保障培养温度、pH等无关变量的一致性。 (4)取样器取样法误差归纳 ①未能给予最适“诱捕”条件,即未能充分利用土壤动物“趋湿”“避光”特性,如未打开电灯可导致诱捕到的动物个体减少。 ②未做到土壤类型、取样时间、土层深度保持一致而导致误差。 ③对“不知名”的动物不予计数而导致误差(正确做法是:记为“待鉴定××”,并记下其特征)。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典型例题】(2021·湖北·襄阳四中模拟预测)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如图表示甲、乙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 B.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 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甲种群可能被淘汰 D.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 【分析】 1、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且对一者或二者均有利。如大豆和根瘤菌。 2、寄生,一种生物寄住在另一种生物的身体,后者称为寄主或宿主,寄主受害,寄生生物受益。如各种寄生虫。 3、竞争,两种生物对生存资源的需求基本一致,为了生存而抢夺生存资源。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如植物间争夺光和水。 4、捕食,在食物链上处于上下级关系的生物,称为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如老虎与羚羊等。 【详解】 A、在有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