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869470

2.1地球的演化(课件+缴纳+导学案)(35张PPT)

日期:2025-10-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6次 大小:1781216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球,演化,课件,缴纳,导学案,35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科学九年级下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的演化 章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划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2.知道化石的成因。 3.了解25亿年前至今地壳的演变和生物的进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 了解地球的早期演化各个阶段的特点,对地球的整个地质历史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各个地质年代的特点,并认识到每个地质年代所形成的矿产、植被和生物演化等对现今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 2.利用所学,探究地球的形成过程,思考如何改造其他星球,使其成为另一个地球 重点 1.能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难点 1.能结合地质年代表,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这虽然是一个神话,但是却说明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思索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起源和地球的年龄 视频:地球的起源 1.地球的起源 很多科学家认为,太阳以及太阳系中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来自宇宙中同一星云,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化而逐渐形成的。 星云不停地旋转,使中心部分聚集收缩,成为原始太阳,星云周围的气体尘埃物质逐渐聚集成为太阳系中的大大小小的行星。其中一颗行星,就是原始的地球。 原始地球形成以后,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发生蜕变等,温度逐渐增高,使较重的物质沉到中心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形成地幔,更轻一些的物质形成地壳。当时地球上的火山频繁爆发,喷发出大量的气体,形成了原始的大气,其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降落在地面,形成了原始的海洋。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诞生在海洋之中。 说明 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而释放出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构成非常稀薄的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 以后随着地壳的不断运动,逐渐形成了陆地。多种多样的生物在海洋中和陆地上繁衍生长。大约在2亿多年前,完整的大陆开始分裂“漂移”,世界的海陆分布逐渐形成现在的格局。 小资料 教材30页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拓展:关于地球起源的其他学说 (1)彗星碰撞说:1749年,法国生物学家布封认为,很久很久以前,一颗彗星进入太阳内,从太阳上面打下了包括地球在内的几个不同的行星。 (2)双星说:除太阳以外,曾经有第二颗恒星,行星都由这颗恒星产生。 (3)行星平面说:认为所有的行星都在一个平面上绕太阳转,因而太阳系由原始的星云盘产生 2.地球的年龄 视频:地球的年龄 地壳中覆盖着层层叠叠的岩石,一般说来,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有些地层中还有动植物的化石。这些地层成为研究地球历史的“教科书”。 要知道地球的历史,则应该测定岩石的年龄,科学家运用测定岩石中放射性元素的方法,来确定岩石年龄。科学家们认为地球的年龄应大于最古老的岩石年龄。根据地球与太阳系其他天体都来自同一星云的理论,科学家们推测地球年龄至少为46亿年。 视窗 科罗拉多大峡谷 教材31页 小资料 中国的国家地质公园 教材31页 二、化石中的信息 视频:化石研究 1.概念 化石一般是指在地层中保留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拓展 化石的形成 有些动植物死亡以后,被泥沙掩埋,经过千万年的压实,成为化石的一部分。 2.分类 根据化石的保存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 (1)实体化石———由动植物遗体的全部或绝大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古生物在特别的环境条件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分解,其硬体和软体都可能较完整地保留下来。例如恐龙化石。 (2)铸模化石———指动植物遗体在地层中留下的印模、铸型等。譬如有些植物的叶、有些软体的蠕虫和水母等在埋藏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