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70066

【期末复习】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综合训练1(广州专用)(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6次 大小:2198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期末,复习,九年级,化学,模拟,综合
  • cover
广州市九年级化学期末模拟 综合训练(一)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学校化学活动小组四位同学分别归纳出下列结论,若物质变化:①若物质变化前后均为同一种元素,则这种变化肯定是物理变化;②物质变色了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③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④某固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观察到放出气体,则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 2. 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该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只消耗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 B.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只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压强变小 C.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温度升高,使压强变大 D.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3.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气参与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C.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 D.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可能吸热 4.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化合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所以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离子都带电,所以带电的原子一定是离子 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质量不变,所以在化学变化中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5. 下列各组气体中,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 A.氧气和空气 B.二氧化碳和氮气 C.氢气和空气 D.空气和二氧化碳 6.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 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D.在密闭装置内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7.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选用的方法或试剂 A 氧气和氮气 伸入点燃的木条 B 氯酸钾和食盐 观看颜色 C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闻气味 D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入二氧化锰 8. 等质量的两份固体,a为纯净的氯酸钾,b为混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分别将a和b加热制取氧气,以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9. 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③>①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②→③水分子由无序排列变成有序排列 10.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种元素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该反应是氧化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1. 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 B.铁 C.氯化氢 D.氧气 12. 乙二醇是一种无色无臭、有甜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可用作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聚酯树脂等的原料。下列有关乙二醇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 B.乙二醇分子中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C.乙二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D.一个乙二醇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核 13. 对Fe、Fe2+、Fe3+三种微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等质量的微粒所含的质子数相同 A.①②③④⑤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