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8246

崔杼弑其君

日期:2024-06-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954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崔杼弑,其君
  • cover
课件23张PPT。 《春秋左传》又名《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左传》简介 《左传》之后,司马迁发展了《左传》的传统,写出了亦史亦文的《史记》,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不仅内容上与之相接续,体裁、手法亦以之为法。宋人对《左传》《太史公书》、韩文、杜诗,皆熟读暗诵,“虽支枕据鞍间,与对卷无异”(陆游《杨梦锡集句杜诗序》)。可见《左传》对我国后世影响巨大,在我国文史界占有较高的地位。《左传》之影响 崔杼弑其君 《左传》第一课时学生诵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通假字: ①遂取之 ②反队,遂弑之 ③不说弁而死于崔氏 ④干掫有淫者“取”通“娶” “队”通“坠” “说”通“脱” “干”通“捍” 2.古今异义: (1)君之臣杼疾病 (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古:病得很重;今:病的总称)(古:吃喝;今: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3.词类活用: (1)东郭偃臣崔武子 (2)见棠姜而美之 (3)公鞭侍人贾举 (4)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 (5)死乎名作动,做……家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名作动,鞭打使动用法,使……止,阻止为动用法,为……而死4.文言虚词积累:焉 偃御武子以吊焉 庄公通焉 吾焉得死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代词、代“齐棠公”代词、代“棠姜”表反问,怎能兼词,相当于“于之”而 见棠姜而美之(表顺承) 而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却,表转折) 公拊楹而歌(表修饰) 其 其无冠乎(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示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 齐国其庶几乎(语气副词,表示猜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差不多”)以 以崔子之冠赐人(介词,用) 尔以帑免,我将死(动词带领) 欲以客往赴秦军(动词带领) 执简以往(相当于“而”,表修饰)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免,是反子之义也。 申蒯,侍渔者。 (2)被动句 不说弁而死于崔氏。 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嬖。(意合被动) (3)宾语前置 社稷是主。 将庸何归?讨论1-3段 这三段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列出文中人物,想想众多人物的关系。 明确:主要叙述“崔杼弑其君” 人物关系崔杼 齐国大臣庄公 齐国国君棠姜 棠公寡妻弑人物性格崔杼: 庄公: 晏子:忍辱含羞,渐生弑心;“不朝”引诱,暗中布设;时机一到,心狠手毒知人善用,深谋远虑(留用晏子,稳固自己的地位)好色,无道,昏庸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贤臣,以社稷的大局为重,信守为国家谋利,为百姓造福第二课时请学生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 问题: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晏子给我们的印象是个机智、聪明的人,有着超人的智慧和机敏的口才。 在“崔杼弑其君”这情节里,晏子又如何呢?大家可以研讨一下。讨论探究 齐读第四、五段 ,讨论: 按照春秋时期的礼仪,君王非正常死亡,臣民是有理由殉死的。但是晏子找了一个很好的、动人的借口,既逃脱了殉死,还谴责了庄公及崔子二人。那么,我们如何去看待晏子这种举动?(1)晏子违背了礼仪,强词夺理 (2)晏子怕死,故找借口。 (3)他狡猾,奸狡。 (4)机智、圆滑。 (5)不为私利而死、所以其不想殉死。 (6)斥责崔子行为,他不怕死。学生意见:明确:这段历史,是历史上有名的“晏子不死君难”,它表现了晏子的聪明耿介,忠诚与正直。文中的晏子是机敏善变的,同时又是无私的,但也不失圆滑世故,甚而可说是:“狡猾”。 对待崔子弑君这件事上,晏子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对于弑君的不义之举,他斥责了崔子;但其说话技巧是十分高超的,他并没有进行面对面的批判,而是用婉转的方式表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