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82998

第八单元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日期:2024-06-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793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八,-2021-2022,答案,word,下册,人教
  • cover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用于制作电线 C.铝表面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铜丝常用做导线,是因为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 B.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因此可以燃烧磷用于布置舞台上的烟雾背景 C.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用稀有气体作霓虹灯,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 3.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及元素名称、符号均正确的一组是 A.金Au>银Ag>铜Cu B.钾K>钙Ca>钠Na C.锌Zn>铁Fe>贡Hg D.铝Cl>镁Mg >锌Zn 4.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为防止水体污染,现往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几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铜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硝酸铜。 5.某同学探究金属单质的活动性时发现X、Y都能跟稀硫酸反应,而Z不能;Y能在X的盐溶液中置换出X.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Y>X>Z B.X>Y>Z C.X>Z>Y D.Z>Y>X 6.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 )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 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 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7.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技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铁吸引) B.CO中混有CO2(氢氧化钠溶液) C.CO2中混有CO(点燃) D.Cu粉中混有CuO(稀硫酸) 8.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①黄铜(铜锌合金)外观与黄金相似,但可将两者放入稀盐酸中加以区别 ;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 ③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 ④铜的导电性比铁强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9.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10.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C.用ZnCl2溶液、Fe和Cu三种物质能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D.生活中不用金属银而用铜或铝做导线的原因是银的导电性比铜、铝差 11.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CuO C.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2.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13.把锌片放入CuSO4溶液中,锌片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进行猜想和分析,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