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83762

【备考2022】高考历史二轮5.评价类材料题解题模板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8048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学案,模板,解题,材料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评价评述类材料题解题模板 题型特点  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性质、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评述则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即边叙述边评价,或者先叙述再评价;评论则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说明、论证、如何解释、你认为、你的看法、你的观点、如何理解等。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解题方法 1、根据材料评价 这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说长道短”,即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说明积极影响或作用、消极影响或局限。这种题型一般会出示正反两面材料、单面材料或无明显情感态度评价的材料,其解答方法相近,都要求两面兼顾、一分为二、客观准确。 如果材料出示的是正反两面的材料就分积极和消极两面概括材料回答,让材料成为你论证的史料。若是单面材料则答题时一般以该层面为答题重点,捎带另一面的评价。 2、根据所学知识评价 无材料可依托时则需依据所学知识,“说长道短”,双面兼顾。根据教材介绍的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经过、结果、意义、影响等因素进行评价。 3、依据某一评论角度评价 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类型的答题要领在于理解该评价角度,并只用该角度评价。该类型经常碰到两种具体类型:一是材料提供的角度;二是从历史史观角度。材料提供角度尽量准确完整理解材料的含义,历史史观角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史学基本功底,关键在于弄清各史观的区别。这类型试题的答题都非常忌讳脱离角度。 4、答题模板: (1)历史评价=史实(时间、地点、特定条件、相关主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进行阐述、评判+性质、特点+影响(积极和消极或两者之一)+结论 . (2)评述类一般分三个步骤解答:(1)“是什么”,即从材料中概括指出观点是什么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2)“为什么”,即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加以分析论证,揭示事物本质。(3)“怎么样”,即你对该意见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根源,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高考真题 1.(2021全国Ⅱ卷·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年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材料三 表2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1950 195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 41.54 64.61 80.92 84.72 109.80 108.65 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 其中:苏联 1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