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章达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某珊瑚礁位于10°N左右,受冬半年偏北风影响最大,其各部分地貌是珊瑚遗体不断被搬运和堆积而形成的。下图示意该珊瑚礁东北—西南走向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珊瑚礁附近搬运作用最强的地点及方位是 ( ) A.① 东北侧 B.① 西南侧 C.② 东北侧 D.② 西南侧 2.该珊瑚礁中M、N、P所在沉积层发育的先后顺序是 ( ) A.P—N—M B.P—M—N C.M—P—N D.M—N—P 广西北海涠洲岛是我国最年轻的火山岛,下图为鳄鱼山景区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3.鳄鱼山景区海岸呈现“上黑下白”色彩的主要原因是 ( ) A.上部为玄武岩,下部为珊瑚礁风化堆积物 B.上部为花岗岩,下部为花岗岩风化堆积物 C.上部为玄武岩原色,下部玄武岩受水褪色 D.上部花岗岩被植被染色,下部为岩石原色 4.在该景区的海岸附近可见“石桥”,在崖壁上可见“洞龛”。这些说明该地 ( ) A.多断层和裂隙 B.受海浪侵蚀强 C.熔岩地貌复杂 D.受台风影响大 5.从丁图崖壁上的多层“洞龛”来看,该岛 ( ) A.地层持续性抬升 B.火山多次喷发 C.地层间歇式抬升 D.沉积岩发育良好 下面图甲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箭头表示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甲 图乙 6.图甲中M处岩石形成过程及N处岩石类型分别对应图乙中的 ( ) A.⑤ P B.① Q C.③ T D.④ Q 7.有关图甲中地形及地质构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火山 B.乙处岩石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C.丙处山岭从成因上看属于向斜山 D.丁处地质构造适合修建水库 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下图是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图,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地层顶部表面高度的时间变化。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据材料推测,地层上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堆积作用 D.侵蚀作用 9.关于该断面上甲、乙、丙三个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三个地层形成向斜弯曲 B.地层上升,流水侵蚀,形成河流阶地 C.甲地层形成比乙、丙两个地层晚,地层厚度小 D.丙地层比甲、乙两个地层的岩石硬 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读喜马拉雅山东段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0.甲、乙、丙、丁中属于倒置地形的是 (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11.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最高峰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 B.甲处适合建水库 C.开凿隧道适合选乙处 D.地壳最不稳定的是丁处 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国”。该国有一座宽1米、长20多米、可自由伸缩的钢结构小桥(下图),该小桥是一个著名地质界标。小桥下分布着黑色的石头,小桥两岸距离以每年约2厘米的速度增加。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该桥跨越 ( ) A.国际日界线 B.寒带和温带 C.板块边界 D.东西半球 13.桥下黑色的石头最可能是 (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沉积物 14.该桥可自由伸缩是为了适应 ( )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冰川运动 D.地壳运动 河槽展宽,出现分汊现象。河槽沉积物具有流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总体为主槽粗、边滩细。下图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理论最低潮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 ) A.洪积扇 B.冲积岛 C.江心洲 D.河漫滩 16.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 ( ) A.长江干流北移 B.南支河槽不断淤塞 C.北支河槽发育 D.南支河槽径流量大 下图示意南半球某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