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07352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1.5圆柱的体积(一) 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645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体积
  • cover
第5课时 圆柱的体积(一)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教材第8页) 二、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3.经历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自主探索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点名学生回答) 师:怎样求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师: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点名学生回答) 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概括出“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方法。 二、学习新课 1.教学圆柱体积的含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上方情境图) 师:观察情境图,你有什么发现?两幅图各要求的是什么?(学生交流) 教师指出:求制作一根圆柱形柱子需要多少木材,就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一个杯子能装多少毫升水,就是求水形成圆柱形水柱的体积,也就是求水杯的容积。所以实际上都需要求圆柱的体积。(课件出示) 师:那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呢? 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这个圆柱的体积。 2.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1)大胆猜想圆柱体积的算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1问) 师:我们已经学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大家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点名学生回答) 师:那它们体积的统一公式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底面积乘高。 师:很好,我们知道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不妨大胆猜想一下,圆柱的体积也可能是“底面积×高”。(课件演示第1问图) 学生讨论、交流猜想,自由发表看法。 (2)验证猜想。 ①用叠硬币的方法验证猜想。 (课件演示教材第8页第2问硬币图) 教师讲解:把硬币叠放在一起,底面积是固定的,每增加一枚硬币,高就增加一些,体积也随之增大。通过硬币堆叠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出,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高”得到。 ②用转化法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课件演示教材第8页第2问圆柱转化图) 教师讲解:沿着圆柱的高和底面的扇形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块数,然后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 教师指出:当我们把底面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越接近于长方体。 师:对比圆柱和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你有什么发现?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点名学生汇报,可能有以下发现: A.拼成的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形状变了,体积大小没变,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 B.长方体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底面圆的半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 C.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 师:那么现在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求得? 引导学生回答: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板书) 师: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那么圆柱的体积公式就是…… 学生回答:V=Sh。(板书) 3.教学教材第8页第3问。 (1)已知底面半径求体积。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3问左边例题) 师:要求柱子的体积,我们知道什么?能用公式直接计算吗? 引导学生明确:知道圆柱底面半径,要先算出底面的面积,再运用公式计算体积。 教师指出:底面圆的面积S=πr2,V=Sh,可以得到V=πr2h,我们可以运用这个公式直接计算柱子的体积。 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点名学生回答,根据回答板书: 3.14×0.42×5=2.512(m3) (2)已知底面直径求体积。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3问右边例题) 师:求这个水杯装多少毫升水,就是求水杯的容积,容积的算法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类比刚才的例题,你能写出直接运用的计算公式吗? 学生独立思考,点名学生回答。 师:很好,知道直径,我们可以用公式V=πh直接计算水杯的容积。 组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