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漫主义绘画 _____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外国鉴赏部分的第五课: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这一课容量较大,表现在时间跨度较大,风格流派众多,从17世纪流行的巴洛克风格到荷兰市民绘画以及法国的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绘画。所以这一时期的外国美术在鉴赏方面还是有点难度的,除了要了解每个艺术流派自身的艺术特点之外,还要注意流派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本课主要讲浪漫主义绘画这一小章节,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出现的不同绘画风格流派的特点已经有所掌握,而浪漫主义绘画是这一课“传统与革新” 的升华部分,通过对浪漫主义绘画代表性作品的赏析,使学生感受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体悟浪漫主义绘画旺盛的革命激情在绘画中的感召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流派的演变与时代发展的关系,认识浪漫主义绘画与古典主义绘画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提高对西方绘画的鉴赏能力。 学生分析: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非常喜爱美术课的,尤其是能动手绘画或制作的课。本课是针对高二学生的一堂美术欣赏课,而欣赏课可能并不是每个学生都爱上的,原因是认为它枯燥无味。这可能是个别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名词有关,将学生本来认为生动有趣的美术课上成了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这不符合高中生的认识规律,也不符合美术欣赏的学科特点。那么我们如何变“深奥”为“有趣”,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方法。如多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等等。此外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或多或少都可以对作品发表一定的见解,需要教师为他们创建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教师要搭建好这个平台,就要注意师生互动这个环节,这样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赏析世界名画的过程中,一方面掌握其艺术特点,另一方面享受了美,陶冶了情操,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认识美的渴望,从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感受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 2、了解浪漫主义艺术流派的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关系。 3、进一步学习欣赏方法,提高对西方绘画的鉴赏 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并掌握浪漫主义流派的主要艺术风格。 2、使学生能自主地赏析代表性的作品。 教学难点: 浪漫主义流派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资料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笔记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单词“romantic”,让学生读出这个词“罗曼蒂克”,并解释词意“浪漫、美好、充满诗意”。 那么浪漫主义绘画是否是这样的意境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得到答案。 (二)、新授: 1.走进浪漫主义,感受浪漫主义。欣赏几幅浪漫主义流派代表性的作品。(背景音乐:浪漫主义流派音乐大师肖邦的作品) 教师提问:这几幅浪漫主义绘画作品是否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学生的回答是否定的,而描绘战斗场面、历史事件的较多。 教师:既然描绘的不是和“浪漫”有关的,那么为什么叫浪漫主义绘画呢?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含义有所不同,说明时代背景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在在下面的赏析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要点。 揭示———什么是浪漫主义?(屏幕显示) 2、赏析浪漫主义流派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 (1)籍里柯: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者。 A、简介生平。(屏幕显示) B、赏析籍里柯最为社会关注和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梅杜萨之筏》。 让学生简述这件真实的海难事件(课前预习过)。 为了能更透彻深入地鉴赏这幅作品,在欣赏巨作之前先体会一下海难发生的情景。 多媒体投影仪播放《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