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1019

高二地理精品学案:选修3第一章(学生版+教师版)(6份)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7次 大小:856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二,地理,品学,选修,第一章,学生
    1.1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组: 姓名: 组评: 师评: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 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 3.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能对所选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 重、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旅游地理的内涵,旅游资源的特点。 2.学习难点:旅游地理的内涵。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 自然存在 和 历史文化遗产 ,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 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既可以是 自然风景 、 文物古迹 ,也可以是 风俗民情 。 2.旅游资源包括以下内涵: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 欣赏 、 消遣 ,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能够产生 社会效益 、 经济效益 和 环境效益 。 二、旅游资源的特点 1.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旅游资源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 人文的 ;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 当代的 ;可以是 有形的 ,也可以是无形的。 2.空间上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有不同的 地方特色 。 3.季节上的变化性:同一旅游资源在不同的季节表现出不同的 景观 。 4.美学上的观赏性:旅游资源同一般资源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它具有 美学 特征。美学特征越突出, 观赏性 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5.吸引力的定向性:就某项旅游资源而言,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大,而对另一些旅游者则 很小 、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 6.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旅游资源在 开发得当 、保护得力的情况下,一般都可以长期反复利用。但是,如果得不到有力保护,很容易遭到破坏,一经 破坏 ,就难以恢复。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 ★★★1.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有:①旅游者(主体);②旅游资源(客体);③旅游业(媒介)。 ★★★2.形成旅游资源的条件有哪些? 答: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事物或现象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 ★★★3.什么是“红色旅游”?“红色旅游”的旅游资源有哪些?为什么说发展“红色旅游”意义重大?(课本P8-9) 第三部分 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下列不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D ) A.上海的东方明珠塔 B.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C.大型商贸会 D.古代神话传说 ★★★2.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具有清新秀丽的特点,而西部地区的则宏伟粗犷,这主要反映了旅游资源空间上的( B ) A.定向性 B.地域性 C.变化性 D.观赏性 ★★★3.旅游资源特点中,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都具备的是( D ) A.变化性、多样性 B.定向性、地域性 C.变化性、观赏性 D.多样性、观赏性 ★★★4.关于不同地域旅游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阿尔卑斯山的滑雪 B.苗族的“泼水节” C.夏威夷的海洋风光 D.傣族的“三月三” ★★★5.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D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6.下列著名风景名胜区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B ) A.峨眉天下秀 B.桂林“碧莲玉笋世界” C.白头山天池湖水碧蓝、白色群峰倒映风光 D.挺拔险峻、登之可“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7.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