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11958

第五单元 面积 练习四 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33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五,单元,面积,练习,教案
  • cover
第5课时 练习四 课时目标导航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运用练习。(教材第58~60页) 二、学习目标 1.帮助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掌握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单位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周长和面积的区别。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四第1~2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分别指两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四第3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指派小组代表回答) 提示:(1)圆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大。因为圆内的小方格不到9个,而正方形内的小方格正好是9个。(2)两个图形的面积同样大。因为两个图形中都含有6个同样大的长方形。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58页“练习四”第4题。 (1)指名学生说一说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都有哪些。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学教材第58页“练习四”第6题。 (1)组织学生阅读题目,明确题意。 (2)组织学生看图,从图中找出有用信息。 (3)组织学生回顾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4)组织学生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独立完成,同桌互检,集体订正。 3.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四”第8题。 (1)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引导学生回顾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4)引导学生明确已知正方形的周长,要求正方形的面积,需要先求出其边长,再计算面积。 (5)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检,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8~59页练习四第5,7,10,1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第5题:7 30 15 200 第7题:(1)5×4=20(块) (2)5×5=25(平方分米) 25×20=500(平方分米) 500平方分米=5平方米 第10题:(1)2×2×180=720(平方分米) (2)720÷(3×2)=120(块) (3)180×5=900(元) 120×7=840(元) 840<900 用第二种地砖比较便宜。 第11题:32÷2=16(个) 15÷2=7(个)……1(厘米) 16×7=112(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四 第4题:(1)米 (2)平方米 (3)平方厘米 (4)平方厘米 第6题:这块草地的面积:16×4=64(平方米) 这块草地的周长:(16+4)×2=40(米) 第8题:16÷4=4(厘米) 4×4=16(平方厘米) 教学反思 1.本单元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面积”展开,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掌握它们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的教学更是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其中包括对面积进率和面积计算的综合运用。所以在练习的设置上要注意难度区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2.我的补充: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一个长方形的宽增加6厘米,就成了一个正方形,面积增加了60平方厘米,原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首先用增加的面积除以6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长,由于宽增加6厘米恰好是一个正方形,由此可知宽比长少6厘米,据此求出宽,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60÷6=10(厘米) 10-6=4(厘米) 10×4=40(平方厘米) 答: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 解法归纳: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灵活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相关知识阅读 巧学易记 面积单位很重要, 测量面积要用到。 大小面积要用到, 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