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13697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期末知识点复习与提升(三)(1.5)专题复习(学案 含答案)

日期:2024-06-0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1次 大小:2394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复习,学案,专题,提升,教版,知识点
  • cover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期末知识点复习与提升(三) 第一章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一、重点知识复习 知识点1:如何合理提出问题并进行假设 例1: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 10℃、20℃、30℃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得到数据如下表。 (说明: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平均心率(次/分) 10℃ 281 191 192 187 20℃(室温) 288 286 289 291 30℃ 401 408 398 29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2)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 。 (3)实验数据有误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误? 。 变式训练:佳佳同学学习了《植物的茎》后,懂得了爬山虎生有攀缘茎,是靠“小手”抓在墙上的。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反而对此产生了疑问:爬山虎的“小手”究竟有什么秘密呢 他考虑了很长的时间后,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小手”上有水蛭一样的吸盘,能紧紧地吸在墙上;二是“小手”上有像壁虎的脚趾一样的横褶,能紧紧地抓住墙壁;三是“小手”上会分泌一种黏液,能紧紧地粘在墙上。为了揭开爬山虎“小手”的秘密,他对“小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他发现爬山虎的“小手”与墙贴得很牢,怎么也扯不下来,即使扯下来一些,这些“小手”也要把一小块墙皮拉下来。有的“小手”已呈焦黄色,有一圈棕色的物质与墙紧紧粘在一起,这多像一层干透了的胶水呀! 他又取了一些“小手”用放大镜观察,继续探究…… (1)佳佳提出的问题是: (2)佳佳建立的假设是: a:“小手”上有水蛭一样的吸盘,能紧紧地吸在墙上。 b: 。 c: 。 知识点2:学会合理设计试验方案 例2:下面是小范同学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沸腾水温度的实验步骤。 (1)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 请将这些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 。 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从26℃上升到100℃,若测量过程中一不小心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测量值会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 变式训练:学习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后,七(6)班的小强同学学会了观察,学会了留心身边的事。十一放假在家,他发现家中的一个苹果开始腐烂了。细心的他发现这个苹果表面覆盖着的果皮破了,他想:果皮对苹果的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取一个新鲜的苹果,用水冲洗干净后,用牙签划破果皮,再把它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然后把这个塑料袋放到恒温箱中,控制温度为25℃。五天后,取出塑料袋,观察发现苹果开始腐烂了。于是他得出结论:果皮对果实内部有保护作用。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强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 __。 (2)小强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_ __。 (3)小强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有一处明显缺陷是:____ __ 。 请对这一方案进行修改:_____ _ _____ __ 。 知识点3:获取事实与证据,分析得出结论 例3: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 序号 小球到固定点 距离l(摆长)/米 小球质 量/克 摆动幅 度/米 小球往返摆动 20次的时间/秒 小球往返摆动 一次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