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17234

安徽省2022年语文中考 北冥有鱼、湖心亭看雪(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686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安徽省,2022年,语文,中考,北冥,湖心亭
  • cover
安徽省2022年语文中考 北冥有鱼、湖心亭看雪 (一)(原创)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北冥有鱼 冥: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则: (3)南冥者,天池也 天池: (4)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5)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_ 2.翻译下列句子。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4.鲲鹏的形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 (二)(原创)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庄子《鲲鹏与斥》)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抟扶摇而上 扶摇: (2)六月息者 息: (3)以息相吹也 相: (4)且适南冥也 适: _ (5)此亦飞之至也 至: 2.翻译下列句子。 (1)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_ 3.【甲】【乙】文两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 形体极大,【乙】文以斥的话结尾,揭示了 _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远大志向。 4.结合【甲】【乙】文段简要分析鹏和斥的形象。 (三)湖心亭看雪(原创)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2)拥毳衣炉火 毳: _ (3)雾淞沆砀 沆砀: (4)拉余同饮 拉: (5)余强饮三大白 强: _ 2.翻译下列句子。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_ 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_ 4.文章题目是“湖心亭看雪”,为何要写遇人喝酒的情景呢?作者写此内容有何作用? _ (四)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