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18345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1:诗歌鉴赏(含解析)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449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诗歌,鉴赏
  • cover
专题11:诗歌鉴赏 古诗词赏析,回答后面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喻,“泪始干”隐喻。后被大家常喻为无私奉献的象征,和你的亲人联系起来,你认为谁最有资格享用?为什么?能举一例吗?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故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请解释这首词中画横线的句子。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古诗词赏析,回答下列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这首词以“_____”为线索,运用了_____和_____的手法。写出了少年与成年两种人生感受,在反复品味与自嘲自讽之中,写尽了人生的无奈。 5.这首词以“却道‘天凉好个秋’”作结,有何用意?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①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 ②,汉箭朝飞金仆姑③。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锦襜(chān)突骑:精锐的锦衣骑兵。②娖(chuò)银胡 (lù):整理银色或镶银的箭袋。③金仆姑:箭名。 6.词的上阙雄壮,追忆领导抗金义军、擒获叛徒张安国并带义军南下的往事,塑造了一个_____的抗金将领形象;下阙悲凉,上下阙形成对比。 7.分析“春风不染白髭须”与《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抒发情感的相同之处。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8.从修辞角度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9.词的下阕颂扬孙仲谋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简要说说“八十始得归”中“始”字的妙处。 (2)“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11.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阅读《行路难》,请对划线句子做简要赏析。 (2)阅读《满江红》,展开想象,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展现的画面。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