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38227

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4716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纲要,19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 cover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维新运动,下启本单元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由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的拯救国家、改造旧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了解辛亥革命的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全面评价辛亥革命 四、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历史合力论来全面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进程。 史料实证:通过展现文字材料,图像史料等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通过展现最新的学术观点,运用史料来提高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运用时间轴来梳理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族卑弱之殇,叹今强国复兴之路 五、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组浮雕作品?思考它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哪一事件? 学生:武昌起义 教师:判断的理由是? 学生:图中黄雀楼说明地点发生在武昌、画面中冲锋的起义军脚下践踏着大清帝国的龙旗,湖广总督部堂的牌匾瞬间落下,这说明起义军正在攻打湖广总督府,所以它反映的是武昌起义。 教师:武昌起义因为发生在旧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也被称为辛亥革命。当然广义的辛亥革命是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 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那么,武昌起义为什么会在1911年爆发,我们不妨进入历史现场,一探究竟。 板书:辛亥革命 一、探革命之因:偶然与必然 材料1:1911年10月10日,工程营排长陶启胜查房时,恶声责问士兵金兆龙晚上为何擦枪,是否想造反?战士程正瀛举枪便射。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 从材料“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说明这场起义带有偶然性。 材料2:武昌起义为什么会爆发,归根到底是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变了的时代,变了的社会诉求,势必引起整个社会的更大变化,而且将一切矛盾聚矢于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历史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革命高潮这一幕,因为时机和条件已经具备。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 从材料“历史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革命高潮这一幕,因为时机和条件已经具备”说明这场起义的爆发又带有必然性。 学习任务一:从时代变化、社会诉求来探讨革命爆发的时机和条件。 (师)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时代主题是什么? (生)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在不断的加深,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 (师)为了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开展了哪些活动?结局如何? (生)农民阶级先后开展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证明会党起事救不了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失败,证明军事改革救不了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救不了国,这些活动的失败呼唤革命。 (师)我们再把把目光聚焦到革命的前十年,请看以下材料。 材料3: 材料4: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朝中央政府的威信和对全国的控制一再下降。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部中国“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地方坐视朝廷危机,而不发兵勤王,事后也未追究,可见中央威信下降到极点。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问题:20世纪初中国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清政府是如何“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