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44540

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课外古诗歌鉴赏(共30张PPT)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2812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2年,江西省,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 cover
(课件网) 课外古诗词鉴赏 以往几年江西中考古诗词的考题,考查的主要是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与赏析,并且两题都为选择题,分值共4分。2021年中考改革,课外古诗词的鉴赏变更为一道选择题和一道解答题,分值不变,每题各2分。 选择题仍旧考查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解答题则暂时以考查诗歌表达的情感为主。 (2021江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小题。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写小松原先被掩没在草丛中,而现在感觉要超出蓬蒿的高度了。 B.后两句写松树幼小时难以被人识别,长成凌云大树才为人们所称道。 C“.刺头”的“刺”勾勒出了小松外形的特点,体现了小松活泼可爱的性格。 D.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充满理趣。 7.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C 2.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不满的情绪。 对所给出的古诗词内容进行理解,并选出对古诗词的内容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 理解的内容有针对整首诗词的,也有针对几句诗词或者一句诗词的。 考点一: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一)结合诗词的题材 根据题材,古诗词的主要分类有:送别诗、边塞诗、写景抒情诗、羁旅闺怨诗、托物言志诗、爱国诗、怀古诗等。 1.送别诗:诗中多表达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念、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等。 2.边塞诗:诗中多表达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等。 3.写景诗:诗的内容多涉及归隐田园、钟情山水之情,或描绘山川美景,表达热爱祖国河山之情;又或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等。 4.羁旅闺怨诗 (1)羁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现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5.托物言志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等。 6.爱国诗:通过抒发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的不满,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7.怀古类: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二)关注诗词的题目 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地概括文章的内容、主旨。认真地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地把握住所写的内容。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 (三)品味诗词中的关键词或诗眼 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如刘禹锡的《秋词》中,一个“胜”字便否定了古来的“悲秋”观念,表达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感情。 “诗眼” 是指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宋祁《木兰花》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闹”这个字,将杏花怒放、生机勃勃之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四)研读诗词的注释 题中所给出的注释中,介绍写作背景的,可能是在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的,可能是在暗示诗歌的用典;介绍作者的,可能是在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 仔细研读注释,能够对理解诗词的相关内容及情感有帮助。 (五)体会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