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48543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1)(word版 含解析)

日期:2024-06-2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2672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寒假
  • cover
(1)———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寒假作业 一、单选题 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A.化学变化速度快,物理变化速度慢 B.化学变化需要加热才能发生,而物理变化则不需要 C.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D.化学变化有发光、放热现象,而物理变化没有发光,放热现象 2.下列实验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带火星的小木条在中复燃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石灰浆扶上墙后变潮湿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工业制氧 海水晒盐 B.牛奶变酸 米酿成醋 C.矿石粉碎 食物腐烂 D.蜡烛燃烧 酒精挥发 4.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作铅笔芯 C.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D.用铜丝作导线 5.为了区分酱油和陈醋,有同学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位同学的说法中“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制订计划 C.猜想与假设 D.表达与交流 6.小军同学在做碘遇淀粉变色的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没像课本中描述的一样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有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7.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煤用于冶铁 B. 石墨做电车电刷 C. 熟石灰用于中和酸性土壤D. 氧气供给动植物呼吸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反应中没用完的药品,应立即放回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C.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中上部,并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应控制在试管容积的之间 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取用液体药品 C. 气体发生装置 D. 蒸发食盐水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氢气验纯 B. 二氧化碳验满 C. 浓硫酸稀释 D. 滴加液体 11.下列关于药品的取用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 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应用镊子 C.实验未说明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D.随意丢弃实验剩余的药品 12.不能用来判断干燥的碳酸氢铵发生化学变化依据的是( ) A.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B.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变浑浊 C.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固体向下滑动 二、填空题 13.回答下列问题。 (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公用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②把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_____,然后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_____起来。 ③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_____(填“试管底部”或“试管口”)套上、取下。 ④某同学向量筒内倾倒液体时的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其中的一处错误:_____。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后,标签被腐蚀、字迹模糊的原因是_____。 (2)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实验时药品的取用问题”提出了下列想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按照老师的要求取用 ②可随意取用,不必顾及药品用量的多少 ③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药品用量取用 ④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药品用量越多越好 ⑤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三、实验题 14.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打开_____(填“活塞A”或“活塞B”,下同);关闭_____。 (2)人呼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