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56997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导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5-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9次 大小:2514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9课,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导学案,答案
  • cover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学习目标 1.知道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等基本史实。 2.认识地图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播放视频、展示材料等,掌握日军侵华的各种罪行;通过课前收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掌握搜集、归纳历史资料的能力。 3.感受中华民族顽强不屈、团结对外的优秀品质;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树立勿忘历史、振兴中华的决心。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 (一)七七事变 1.爆发:     年7月7日,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随即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    ———。 2.英雄壮举: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赵登禹、    将军壮烈殉国。 3.影响:标志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的开始。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背景: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 2.中国共产党努力: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   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   任军长。 3.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       ,以国共为主体的          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1.爆发:    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 2.斗争:   率全营守卫宝山;   率部坚守四行仓库阵地;首次参战的中国空军初战告捷,11月,   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3.意义:打破了日本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 1.背景:   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    作为战时的陪都。 2.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万人以上。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材料二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 材料三 危机一发,万不能坐以待毙。 ———北平24位教授通电(1937年7月24日) (1)材料一为何时哪一党派的通电引文 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布的 通电表明了什么态度 (2)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 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现状 (3)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日态度基调上有什么区别 (4)在此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读图,回答问题。 (1)题图具体反映了日军的哪些暴行 (2)人们把这些日军制造的暴行总称为什么 在1894—1895年的哪次战争期间,日军也曾经对旅顺居民实行过野蛮的屠杀 (3)图片中的数字“300 000”代表什么 三、课堂练习 1.“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  )                  A.十年内战开始 B.抗日战争开始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抗日战争胜利 2.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的总指挥是(  ) A.朱德 B.彭德怀 C.叶挺 D.项英 3.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D.西安事变的爆发 4.淞沪会战中,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的是(  ) A.赵登禹 B.佟麟阁 C.谢晋元 D.姚子青 5.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下面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中国记住战争惨痛,延续仇恨 B.中日两国人民应以史为鉴、世代友好 C.唤起世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D.反对任何“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行 四、达标检测 1.下图所示材料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