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畅的交通 ———第八课《未来汽车》 学科:美术 年级:一年级 课时:2课时 课次:第1/2课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造型特点,学会设计未来汽车的外形,并进行想象和添加,它的功能。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讨论中,发挥对未来汽车功能和造型方面的想象力,学习用形状组合添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感受未来汽车的美。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艺术的想象与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未来汽车的造型与功能。 难点:设计表现具有独特功能和造型的未来汽车。 教学方法设计: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欣赏、讨论、练习)。 教学活动安排:1.欣赏、讨论、练习。(第一课次) 2.学生实践操作。(第二课次) 教具运用:相关图片、学生作品、课件等。 工具与材料:勾线笔、油画棒、彩色铅笔、彩色水笔等 学生基础情况分析 特长学生情况分析:有一定的基础和独立探究能力,会使用知识资源,具备了较高的自学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效果和效率会更好。 指导策略:教师的目的不在于学生学会学科的基础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和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薄弱学生情况分析:学习目的不明确,对美术不感兴趣,缺乏内在动机。教师要像推销员般地感化、激励学生学习。 指导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内在动机,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个性类型、生活目标和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1、 出示各种汽车玩具,可组织学生一起来看一看,玩一玩。 [从玩具汽车中去发现,调动学生的经验体验。并在交流中扩大相互的经验范围,潜在地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铺垫。] 2、让学生介绍下自己家中玩具汽车,比较其造型与功能。 3、引导学生发现汽车的外形像什么?(梯形、矩形等) 并且归纳汽车的基本构造,发现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车轮、车身、车头等。 5、引出课题:未来汽车 二、体验与构思: 1、讨论现代汽车的不足之处:比如怎样解决堵车问题;怎样解决燃料和防止污染等。 [还是围绕学生的亲身体验展开教学,在平时日常出行的过程中,能发现和感受汽车的方便之处和不足之处,交流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为之后的表现做好准备。] 2、设计未来汽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可伸缩形车、能源车、多功能、高速度、流线型等。 3、出示范作或播放多媒体资料,讨论未来汽车是什么样的。 可以从造型、色彩、功能等方面展开讨论,也可从娱乐、生活、环保等方面考虑。 [多组图片的观察比较,在讨论中让学生自己发表对未来汽车的见解,从而逐渐完善思考的诸多方面,在写生加创意之前对自己的作品有比较完整的概念,表现之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 4、 画一画:教师示范未来汽车的绘画步骤。 [可以示范未来汽车造型的部分。可以让学生了解绘画步骤和要求。] 5、欣赏优秀学生绘画作品。 三、绘画与创作: 1、“新车开发”,提出作业的具体要求: ①、设计一辆未来汽车。 ②、外形新颖、功能先进。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欣赏: 1、展示作品。 2、学生发表自己的创作经验及创作构思,并自评(重点介绍自己独特的设计) 3、学生互评: ①、谁设计的汽车能展现未来的生活。 ②、造型独特,功能独创。 ③、画面主次分明。 4、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创造性表现。 [尽量扩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量,让更多的学生敢于、乐于表现自己、欣赏评价他人。] 五、课后拓展: 思考生活中的其他器物,能否添加新功能组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