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79285

物理八年级-4.10【复习课程】光现象(42张PPT)

日期:2024-06-0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22520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物理,八年级,-4.10,复习,课程,现象
  • cover
(课件网) 【复习课程】光现象 初二 物理 扫码获取更多 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的分类: 自然光源:太阳、萤火虫等。 人造光源:开着的灯、点燃的蜡烛等。 注意:月亮不是光源。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将这条带箭头的直线称为光线。 方向 传播路径 注意:光线并不实际存在,但光是实际存在的。 光的传播速度 光传播需要时间。 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光的反射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时都能发生反射现象。 根据反射面的不同性质,光的反射分为两种类型: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 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 s s’ 虚像用虚线 s 凸面镜也叫广角镜、反光镜、转弯镜,指用球面的外侧作反射面的球面镜。 凹面镜也叫凹镜、会聚镜。指用球面的内侧作反射面的球面镜。平行光照于其上时,通过其反射而聚在镜面前的焦点上,反射面为凹面,焦点在镜前,当光源在焦点上,所发出的光反射后形成平行光束。 球面镜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N N, 入射角 折射角 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 空气 水 法线 界面 O 光的折射光路图 反射光线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的折射规律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s S′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 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色的光。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太阳光谱 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光谱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红外线,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叫做紫外线。 看不见的光 可见光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光心是主光轴上的一点,通过这点的光线穿过透镜时不改变方向。 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O F f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焦距 主轴 焦点   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点 虚 F f 焦距 F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会聚成被摄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件和存储器件替代胶片作为成像的光屏并记录像的信息。 照相机成像原理 照相机成像特点 1.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像。 2.像距小于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