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86922

化学九年级-5.1【预习+知识精讲】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

日期:2024-06-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42691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化学,九年级,-5.1,预习,知识,精讲
    (课件网) 【知识精讲】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 化学 扫码获取更多 想一想 1、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和是否会发生变化呢? 2、猜想与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让我们用实验和智慧来求证吧! 方案一 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测定 3、设计实验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球先膨胀后收缩,天平保持平衡。 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M1 = M2 方案二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保持平衡。 铁 + 硫酸铜 硫酸亚铁 + 铜 M1 = M2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应注意 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交换。 质量守恒定律是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于1756年最早发现的。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但这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直到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破裂   重新组合    聚集成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 微观 宏观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元素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质量守恒 1、化学反应前后:①分子的数目 ② 原子的种类 ③元素的种类 ④分子的数目 ⑤原子的质量。其中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答案:C 2、(多选)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答案:B C 3、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____ 元素可能会有____元素。 答案:C H O R + O2 CO2 + H2O 点燃(课件网) 【预习课程】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 九年级 化学 扫码获取更多 1、你可以用哪些方式来描述这个反应? 2、请分析各种描述方式的特点,并比较哪种方式更好? 描 述 方 式 特 点 1、图片: 2、语言表述: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3、文字表达式: 4、化学反应式: 5、化学方程式: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C + O2 CO2 点燃 C + O2 = CO2 点燃 想一想 化学方程式的描述简明直观、表达确切、概括力强。那么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有哪些?我们该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9班海 预习课 SANHAI 克 预习课 SANHAI cp 新知探索 当)月问题当周解决 抛砖引玉 22 当)月问题当周解决 同学们,下节课见! ⊙ + 杂 米 米 当周问题当周解决(课件网) 【预习课程】质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 化学 扫码获取更多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难道物质从世界消失了吗?这句诗中蕴含哪些化学知识呢? 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华生问道:“敬爱的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