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94995

专题09:诗词赏析-2022年【寒假作业】七年级语文(全国通用)(部编版)(解析版+原卷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23355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解析,编版,通用,全国,语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9 诗词赏析 (一)(北京市门头沟区2020-2021学年度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调研试卷)阅读《观沧海》,完成11—12题。21·cn·jy·com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曹操的这首诗以“ ”字统领全诗 ,在描写沧海景象时,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是动景,“ ”则是静景(任选一句)。诗人还通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想象,抒发了 的伟大抱负。 2.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大海和山岛的特点。 (二)(四川省雅安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 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2·1·c·n·j·y D. 后两句诗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21·世纪*教育网 2. 请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三)(河南省沁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河南省洛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古道西风瘦马”中加点的字。 2. 这首小令中直接抒情的是那一句?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福建省三明市四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乙】潼关 陆游(宋) 谭嗣同(清)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游“僵卧孤村”又遇风雨大作,他因此而悲叹。 B. 甲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有因果关系。 C. 乙诗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D. 两首诗都从听觉的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2.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请简述。 (六)(山东省潍坊安丘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春日偶成 程 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①。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注释】①川:河岸,河边。 1. 请你描绘一下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七)(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0-2021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鹦鹉 罗隐①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②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注】①罗隐:唐末诗人, 虽有匡时救世的抱负,但屡试不第,流浪半生,晚年投奔割据江浙一带的钱镠(liú),才得安身之地。②陇西:指陇山(六盘山南段别称)以西,旧传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