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0510

2013高一历史导学案 第5单元 总结同步 岳麓版必修3

日期:2024-06-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5次 大小:3983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3,高一,历史,导学案,单元,总结
  • cover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总结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4.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5.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6.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二、【单元线索】及【基础巩固】 (一)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1、学习的内容:器物(技术层面)———制度———思想文化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器物(技术层面)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早期维新派--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梁维新派和维新思想———君主立宪制 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制 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 -- 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民主、科学 ) 特点:由浅到深,由表入里,逐渐深入。 原因: ①民族危机的加重 ②随着国门被打开,西学的逐渐传入;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比较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时间 内容 影响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19c末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905~1907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新文化运动 1915~1918 5、近代前期进步思潮(学习西方、西学东渐)情况表 新思潮 洋务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 维新思潮 民主共和 激进民主主义 背景 ? ? ? ? ? ? 思想主张 ? ? ? ? ? ? 人物阶派 ? ? ? ? ? ? 学习层次 ? ? ? ? ? ? 实践 ? ? ? ? ? ? 作用 ? ? ? ? ? ? (二)、20世纪以来的四大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基础巩固】1、新旧三民主义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区别 背景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改善工农生活 评价 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想理论 背景 创立者 解决问题 思想精髓 历史作用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 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跟踪练习】 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其主要目的是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C.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D.保持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以维护其统治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番话最能说明当时的历史现象是 A.开眼看世界 B.抵御外来侵略 C.向西方学习 D.呼唤民众觉醒 对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B.以“师夷长技”为富国强兵之路 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