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1556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7263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黑龙江省,联考,答案,版含,Word,试题
  • cover
哈尔滨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45题,1-30题每题1分,31-45每题2分) 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 )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血浆 D.淋巴 2.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 浓度 3.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 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的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 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 4.人体能适应冬夏气温较大的变化,而人体的单个细胞却只能在37 ℃左右的环境中生活。金鱼能在pH=10的水中生活较长时间,而金鱼的细胞在pH=10的培养液中培养会很快死亡。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生物对多变环境的适应 B.单个细胞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远低于多细胞生物本身 C.内环境稳态就是指血浆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的稳态 D.高等动物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稳态,单个细胞缺少此机制 5.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 6.组织液可对细胞产生缓冲和保护作用。下列有关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可以是淋巴细胞的生存环境 C.淋巴回流受阻会导致组织液增加引起水肿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7.已知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现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分别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 A.甲组小鼠的尿量增加 B.乙组小鼠的体温升高 C.乙组小鼠血浆胰岛素含量减小 D.甲组小鼠组织液中Na+增多 8.下列事例中,不能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的生命现象是( ) A.成年人能有意识的控制排尿,但婴幼儿不能 B.人脑言语区的S区受损,病人患运动性失语症 C.强忍着疼痛,小明指尖被针刺时没有把手缩回去 D.观看美妙、难度极高的杂技表演时,小华屏住呼吸 9.“抗蛇毒血清”的生产方式是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至马体内,重复几次此过程后,再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注射“抗蛇毒血清”至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体内,借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抗蛇毒血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蛇毒血清”中,中和蛇毒的物质主要是抗原 B.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属于条件反射 C.“抗蛇毒血清”可刺激患者的T细胞产生抗蛇毒的细胞免疫 D.重复将蛇毒注射至马体内的目的是增加马的体液免疫对蛇毒的反应 10.如图表示神经细胞膜上 Na+、K+的两种运输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方式1中的K+经过通道排出细胞外的,需要消耗ATP,是产生动作电位下降阶段的生理基础 B.方式1中的Na+经过通道进入细胞内的,不需要消耗ATP,是产生动作电位上升阶段的生理基础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