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4讲 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教学设计 课题 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授课时间 暂不明确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教材分析 本课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中学生读本的第4讲。该讲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宗旨和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内涵”和“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三部分的内容,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民为中心也是新时代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讲内容在读本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认知层面:通过初中的学习,已初步认识党的地位、性质、宗旨以及党和人民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内涵,如何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能力方面: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能力、爱思辨。当今信息化环境下,学生接收信息渠道增多,高中学生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具有多样性、可塑性。 育人目标 1.政治认同:引用中国共产党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例、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例及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起原因,通过自读说明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理解党的立场、宗旨和使命,拥护党的领导,培养政治认同。2.列举生活中的实例,阐释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落实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 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内涵、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题导入教师:播放习近平关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就是江山的视频,并指出本讲前言进行导入:人民创造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设计意图:用契合的视频进行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和兴趣。新课教学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宗旨和使命 1.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教师】展示我国高铁的图片,提问学生你知道一架高铁,由哪些部件组成吗?【学生】回答出高铁的组成部分【教师】根据高铁的组成由工人制造讲解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教师】展示文字材料:央视通过追踪八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的工作日常,制作了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大国工匠”周东红三十年如一日从事捞纸作业,不少国画大师作画时点名要他做的宣纸“大国工匠”宁允展,在劳动中形成的敬业、钻研、不断突破极限的精神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讲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教师】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民的三个伟大创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讲述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学生】观看全民抗议视频版图鉴,和习近平关于全民抗疫的论述,感悟人民的力量【教师】总结讲解: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塑造者,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倾听人民,反映人民诉求,汲取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