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美自律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的主要风格和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作品的鉴赏分析各个流派的创作观念、风格特点。同学讨论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动态的、静态的、光影的无处不在的美。能够通过这些美,来寻找精神上的愉悦感。 教学重点: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的主要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美术风格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创新,艺术家对个人风格的追求。 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学习审美自律,同学们请跟据题目,推想一下,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自: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其内在规律)。 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简单粗暴的说:我就这么画,你愿意买就买,不买我宁可饿着也不改。 带着镣铐跳舞 19世纪出现了画廊 活动一:新古典主义 达维特《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带领学生鉴赏这幅作品。 作者:雅克·路易·达维特。出身于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最初的老师是洛可可画家布歇,后来又拜在皇家美术学院教授维恩门下。毕业时创作获罗马大奖,付意大利游学,在那里他爱上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的作品。回到法国后,他很快接受了狄德罗的激进思想,对封建王朝的腐朽现象深恶痛绝。当资产阶级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时,他便以古代英雄为题材,创作了这幅《荷拉斯兄弟的誓言》。这幅画原是1784年国王路易十六的订件。 题材:古罗马早期历史故事 画面内容:达维特没有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去画,而是加强英雄人物的刚毅决心。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在建立共和制的历史时期罗马人曾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战争,但是双方的人民却有着亲密的通婚关系。为了避免一场大规模的厮杀,双方统领达成协议,各选出三名勇士来进行格斗,以胜败来判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最高统治权属谁。格斗最终以罗马的荷拉斯三兄弟战胜而告终。 画家在这里表现了荷拉斯正在送自己的儿子奔赴战场,为祖国而战的时刻,他把剑握在手里,准备分发给他们。分发之前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年迈的荷拉斯举起右手表示祝愿,祝他们旗开得胜! 画面的右角,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姐妹。母亲担心这次出征凶多吉少哀痛的心如刀绞;一个女人搂着自己的孩子涕不成声,最右侧一个是勇士的姐妹,她的心情更为复杂,她已经许嫁了古利茨亚人,双方的厮杀将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巨大影响,不论何方死伤,都将是自己的不幸。(王昭君)画家在这里采用多侧面揭示人物心里状态的手法 ,使这幕悲壮的戏剧性场面具有丰富的可读。妇女的哀伤与前面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鲜明对照。从而加强了主题的思想性。 形式:画面三组人物老父亲居正中,构图显得稳定。这场宣誓,激情的焦点是在父亲手中的刀剑上。背景是三个带有多立克柱式的门,它与前面三组人物相适应,使人物、环境显得更加庄严。(边界线明确清晰) 意义:个人感情要服从于国家利益,达维特的艺术受到革命党人的注意,不久,达维特加入资产阶级左翼的雅各宾党,并很快成为该党领袖罗伯斯庇尔的战友,后被选为国民议会的议员,担任了议会主席。 《马拉之死》做简单介绍,请同学们自行鉴赏。 提问:这两件作品,都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性作品,请问这两件作品的共同点是什么? 教师总结:新古典主义艺术流派的特点。1力求恢复古典主义(古希腊、古罗马)的传统,受理性主义美学的支持,大量采用古代题材。2、传达有关正义、荣誉和爱国主义等道德观念。3、重视历史的精确性,试图重现当时的情景,追求细节的真实。’ 活动二:浪漫主义 《自由引导人民》(法)德拉克洛瓦 带领同学们鉴赏这幅作品。 作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