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27710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件(23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65520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9课,秦统一,统一,中国,课件,23ppt
  • cover
(课件网)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此诗句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那么秦是如何灭六国的呢?由此导入新课。 目标导学一:秦 灭 六 国 (一)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1.【材料研读】 材料一: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出什么现象? 人民渴望结束战乱,统一天下。 材料二: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如何? 秦国国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的条件。 材料三: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 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秦王嬴政又如何? 重用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民心归一 综合国力 雄才大略 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归纳:秦灭六国的原因 (2)经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统一的条件 (1)战国时期人民渴望结束战乱,统一天下 (4)秦王嬴政积极招募各国人才,积极策划 (3)长平之战后,六国无力再抵挡秦军 (5)秦国谋略得当———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二)秦灭六国的过程 前230—前221年,秦统一战争 赵 魏 楚 燕 齐 韩 秦 秦国灭亡六国的顺序 (三)建立秦朝与统一的历史意义 时间: 都城: 意义: 公元前221年 咸阳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 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封建国家。 秦灭六国后,又如何拓展和经营边疆的? 措施: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 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 为拓展。 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 人口:2500万(前213年) 长城 南海 陇西 东海 面对空前广袤的国土该如何统治? 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思考:秦朝创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1)秦统一后,原先各自为政形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 (一)皇帝制度 2.特点: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即:皇权至上、皇位独尊。 1.最高统治者———皇帝 材料一: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自认“德兼三皇,功盖五帝”, 自称“始皇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 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 【材料研读】 皇帝 中央政权机构与职权 总揽大权 , 皇权至上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行政 军事 监察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中央政权制度 实质: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36郡,后来增至40余郡。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任免权: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郡 县 制 郡守 县令或县长 ①作用: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税等制度推向全国。 ②影响: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地方制度 乡 亭 里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秦朝政治建制 示意图 皇帝 总揽大权,皇权至上。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行政 军事 监察 郡(守) 县(令或长) 县 县 拓展比较 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分封制 郡县制 相同点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不同点 分封制 世袭产生 贵族 地方分权 皇帝任免 官 僚 中央集权 郡县制 郡 县 乡 里 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 郡县制 的实行,开 政的基本 创了此后我国历 代王朝地方行 模式 李斯 (前284—前208) 意义: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