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034426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案含反思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2084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董存瑞,舍身,暗堡,教案,反思
  • cover
1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概括段意,编拟小标题。 2.关注人物的言行,结合背景资料,体会董存瑞的人物品质。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的言行,能说出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简介董存瑞,引入正文 出示董存瑞的照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他的了解。教师相机补充,本文作者是从董存瑞参加革命后立过的3次大功、4次小功中,选择了舍身炸暗堡这件最典型、最重大的事情来描写董存瑞的。 二、初读,编拟小标题 初读课文,完成下面的两个任务: 1.读通课文,联系课文理解“震撼、迸射、暗堡”等词语; 2.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编拟小标题。 (1)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可分成几部分? (2)如果学生分段有困难,可提示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再把“经过”分成三段。 进而引导学生编拟小标题:暗堡封路;请求炸堡;冲向暗堡;舍身 炸堡;解放隆化。 三、细读,体悟人物品质 (一)写批注。 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董存瑞的优秀品质的?请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表现董存瑞优秀品质的相关句子。 (二)悟品质。 指名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以下句子,体悟董存瑞的优秀品质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1.关注环境描写的语句。出示: 一次是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时,“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几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 一次是董存瑞去炸暗堡的路上,“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 这两次描写突出了战斗环境的恶劣,衬托了董存瑞完成任务时的艰难和危险。 教学描写敌人火力一部分时,可抓住“突然喷出几条火舌”和“交织成一道火网”进行重点分析。“喷出”说明火力之猛,“几条火舌”可看出火力之大和强。“交织”是指相互交错,空隙很小,“交织成一道火网”,说明火力不仅猛、大、强,而且还很密。从中可体会到董存瑞处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命随时都会受到威胁,要想前进一步是多么艰难。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做好为革命舍身的充分的思想准备,是无法前进的。 2.思董存瑞的“言”。出示: 从请求任务到舍身炸暗堡的整个过程中,董存瑞只说过两句话:①“连长,我去炸掉它!”②“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虽然两句话仅十七个字,却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表现出董存瑞舍身的思想准备。 (1)第一句话可抓住人物说话时的态度———坚决”一词重点分析。首先要学生理解“坚决”是什么意思,董存瑞是在什么情况下“坚决”请求任务的。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从董存瑞请求任务时的“坚决”态度可看出什么,使学生体会到董存瑞是在敌人猛烈的炮火面前,是在战友已经倒下的情况下,是怀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请求炸暗堡的任务的。可以看出此时的董存瑞已经做出了“舍身”的思想准备。 (2)第二句话可抓住“为了新中国”这五个字启发学生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董存瑞告诉战友不要考虑他的生命;另一方面是点明他自己之所以这样献身,是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也希望战友们勇敢战斗。这是董存瑞“舍身”的思想基础。 3.观董存瑞的“行”。出示: 一处是董存瑞在通向暗堡的路上,当敌人的机枪更疯狂地向他扫射时,“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当敌人的火力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时,且在他受伤的情况下,在战友的掩护下,他咬紧牙关“猛冲到桥下”。 一处是董存瑞到了桥下后,当他看到无处放炸药包,而我军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时,他毅然“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