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36238

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3153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南省,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期末
  • cover
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末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某同学正在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文中关键词是:“统一”“杨氏家族”“暴政”“二世而亡”。你认为此同学论述的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有人说:中国有两条巨龙,一条是盘踞在高山峻岭上的长城,一条是横跨五大水系的大运河。大运河这条巨龙的中心在(  ) A. 余杭 B. 洛阳 C. 长安 D. 涿郡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 A.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唐代出现了筒车。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这说明筒车是(  ) A. 实用的生活用具 B. 农业灌溉工具 C. 便捷的交通工具 D. 农业耕作工具 唐朝时期,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事件是(  ) A. 安史之乱 B. 朱温投降唐朝 C. 黄巢起义 D. 唐玄宗的统治 唐朝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材料直接反映出唐朝(  ) A. 社会风气的开放 B. 经济的繁荣 C. 文学艺术的兴盛 D. 政治的清明 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 秦王嬴政 B. 汉高祖刘邦 C. 唐太宗李世民 D. 宋太祖赵匡胤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达官贵人的需要 C. 城市商业的繁荣 D. 海外贸易的兴盛 下面是某项材料的制作工艺流程,其生产技术带来的作用是(  ) A. 改良了航海技术,有利于中外贸易 B. 促成了火器的发明,影响着政治发展 C. 复制书籍更为方便,有利于知识传播与教育的普及 D. 大量生产纸张成为可能,有利于知识的传播与教育的普及 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B. 南方稻米产量大幅提高 C. 水稻已普遍得到种植 D. 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七年级三班小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她搜集了“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和议”“元朝的建立”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她研究的课题是(  ) A.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民族关系的发展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史书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建立这一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蒙古族 D. 党项族 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①处可填(  ) 第一类:《论语》《老子》《墨子》 第二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第三类:《齐民要术》《天工开物》① A. 《韩非子》 B. 《兰亭集序》 C. 《窦娥冤》 D. 《农政全书》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明长城用材与秦长城相似而区别于汉长城、清长城。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 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 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 A.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B. 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 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D. 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