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鸟语花香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掌握写意花鸟的技法,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感受传统艺术之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提高学生用笔、用墨的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美术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禽鸟的形体结构和特点,学会麻雀的基本画法。 难点:让学生体验笔墨情趣,鼓励学生在尊重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用笔用墨的技法,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大胆创新。 教学准备: 课件、宣纸或毛边纸、画毡、墨汁、毛笔、国画颜料、笔洗、梅花盘、范画等。 教学过程: 播放音频,聆听花鸟世界。 师:同学们,你们想去郊外游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吗? 师:老师前几天用声音记录了美妙的大自然。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音频,然后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好像看到了什么?(师播放一段有鸟鸣和水声的音频) 学生交流。 师:刚才我们聆听了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今天,老师带大家走进花鸟世界,去感受它的鸟语花香!(师板书:第14课鸟语花香) 观赏图片,感知鸟语花香。 学生欣赏鸟的图片:说说图中的鸟有哪些姿态? 欣赏课本名师国画:宋朝的《竹树驯雀图》、朱耷的《鸟石》,现代画家李苦禅的《红梅怒放》。 问题:画家笔下的鸟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竹树驯雀图》中的鸟妈妈在训练小鸟吃食,看到了一份情意浓浓的亲情,《鸟石》中的鸟白眼向人,展示了它冷漠高傲的一面。) 《红梅怒放》重点梅花盛开,群鸟齐飞,表现了万物生机勃勃。 师:画家在画中往往会不经意地流露出自己的一些情感,这就是国画大师笔下的花鸟世界。 简介用墨方法: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用墨时把握好浓、淡、干、湿的变化。 工笔画与写意画的概念与区别。 工笔画与写意画的概念。 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的对比。 师生动笔,用写意的画法描绘麻雀形象 师讲解麻雀的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尾,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时,我们可以把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理解为两个蛋形状。 师示范鸟的画法: 用羊毫笔调赭墨,一笔点出头,二笔点出身子。 在身子左右画出飞动的双翅。 用浓墨点出身上的斑点、飞羽和尾巴。 用淡墨勾画胸腹,点出嘴、眼,最后用曙红色勾出爪子。 学生按老师的师范,动笔临摹练习一只麻雀。教师巡回辅导。教师要有针对性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缺点,并对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教师小结,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学生掌握不够的地方。 练习创造,体验笔墨情趣。 在宣纸或毛边纸上,用自己学会的方法,画一幅写意花鸟画———《一群可爱的小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