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048509

辽海 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 故事中的智慧》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88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辽海,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 故事中的智慧,教学设计
  • cover
“辽海版”美术 四年级(下册) 第1课 《故事中的智慧》 课业类别:欣赏﹒评述 学习目标: 了解文学性雕塑的内涵及表现手段、创作方法。 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欣赏雕塑的方法,培养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 在文学性雕塑传递的智慧和美德的教育中,弘扬社会正能量。 教学重点:在对文学性雕塑的了解探究中,使学生接受智慧和美德的教育。 教学难点: 对文学性雕塑创作方法及欣赏方法的理解和把握。 学习材料准备: 学生:教材、图画纸、铅笔。 教师: 设计图范画。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听故事吗? 我们现在做个“看图猜故事”的游戏!(课件播放故事图片:井底之蛙、对牛弹琴、自相矛盾、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 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伴随着我们长大,让我们在小故事中学习大智慧。 而且,好多艺术家也都将这些故事的精彩瞬间创作成了艺术品,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故事中的智慧》。 新授: 1、(课件:教材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本课的美术作品属于什么艺术类型?归纳:雕塑。 问:什么是雕塑?(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总结:(课件)雕塑又称雕刻,是指用各种可塑性材料,创造出可视、可触的,具有一定空间的艺术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问:你在哪里见过?(生:广场、公园……) 问:你见过的雕塑是什么材质的? 可塑性材料:柔软(如石膏、树脂、黏土等) 硬质(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 玛瑙等) 2、我们常见的雕塑按表现形式上划分,大概可以分成圆雕、浮雕、透雕几种。我们教材中要欣赏的这些雕塑,都是圆雕。 3、(课件)雕塑的艺术特点: 雕塑是独树一帜的造型艺术,有人将其比喻为“用青铜和石头创作出来的一座座无字的传记”。它可以抵御时间的侵蚀,向人们展示某一瞬间的美,而这精彩的瞬间也会随着承载它的雕塑成为“永恒之美”! 4、本课雕塑作品的创作题材都来自于文学作品,这样的雕塑又被称为文学性雕塑。 (课件:文学性雕塑定义) 文学性雕塑是以文学故事为背景而创作的雕塑。 比如:作品《红色记忆》,就是用雕塑的形式,再现了沂蒙系列红色故事,诠释“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寓意,让我们回忆革命的事迹,回忆革命的精神。 文学性雕塑作品直观、生动,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教材中的“提示”也提到了这个知识点。 5、欣赏教材第2页的两个雕塑作品《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创作者:孙绍群、陈育村、项金国、傅中望。四人都是湖北美术学院的教师,组成了“四人雕塑团队”,创组了大量的城市雕塑。教材上的第2页的《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就是他们四人的雕塑作品。 ①欣赏雕塑《司马光砸缸》:(课件出示图片) ⑴作品抓住了故事的哪个精彩瞬间? (司马光用石头将水缸砸漏,小伙伴得救了。) ⑵作品选择什么材质来塑造?(金属) 现在能制作雕塑的材料很多,工艺也越来越先进了,不管是那种材料,雕塑家们都会选择结实、防水、防晒的,能适应室外的各种天气,从而使作品永久的保留下来。 ⑶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水缸为什么采用通透的设计? (形象、逼真。通透的设计是为了表现水缸砸漏的样子,看起来更有美感。) ⑷作品传达的思想和精神是什么?(司马光机制、聪慧、勇敢。) 司马光的故事广为流传,这样的雕塑作品还有很多。(课件:其它作品)人物形象和水缸的样式有所差别,材质上也各有不同,但是都抓住了小伙伴被救出的精彩瞬间,都是优秀的雕塑作品。 ②欣赏雕塑《曹冲称象》:(课件出示图片) ⑴作品抓住了故事的哪个精彩瞬间? (曹冲在观察大象在船上水面的刻度。) ⑵作品选择什么材质来塑造?(金属) ⑶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大象为什么采用通透的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