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50386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知识点(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9次 大小:357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中考,2022年,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 cover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知识点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书下注解: ⑴〔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 ⑵ [发]兴起,指被任用。 ⑶ [畎亩]田地。 ⑷〔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⑸〔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chǔ)夯(hāng)实。 ⑹〔筑〕捣土用的杵。 ⑺〔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⑻〔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名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 ⑼ [士],狱官。 ⑽ [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⑾〔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⑿〔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yú)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⒀ [市]集市。 ⒁〔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⒂〔空(kòng)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 ⒃ [空乏],财资缺乏。 ⒄〔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⒅ [拂],违背。 ⒆ [乱],扰乱。 ⒇〔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21)〔曾(zēng)益〕增加。 (22) [曾],同“增”。 (23) [恒过〕常常犯错误。 (24)〔衡于虑〕思虑堵塞。 (25) [衡]同“横”,梗塞、不顺。 (26)〔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2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28) [征]征验、表现。 (29) [发]显露、流露。 (30) [喻]了解、明白。〔 (31) [入〕指在国内。 (32)〔法家拂(bì)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33) [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 (34) [拂]同“弼”,辅佐。 (35)〔出〕指在国外。 (36)〔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37) [敌],匹敌、相当。 (3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 死亡。 三、译文: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卖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上被(赎回)而用为相。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命令给这样的人,一定要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地增加他的才干。 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地位、势力相当的国家和外部 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这样以后就会明白,常处于忧愁和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于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四、回答问题: (1)、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经历的共同点:他们出身卑微,历经了磨难,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道理:说明人才是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逆境成才) (2)、个人成就大业需要经过哪些磨砺?(提示:思想上、行为上、生活上)。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 样的益处? 个人成长需要经历磨难:思想上要 :苦其心志;行为上要:行拂乱其所为;生活上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益处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3)、作者的观点是(原文回答):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4)、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