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秦统一中国———芈八子对话秦始皇 科目 历史 教学对象 初一学生 设计者 教材 人民教育-出卷网- 课时 40分钟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标内容:①知道秦统一的时间、人物、都城、意义等基本知识;②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理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③如何评价秦始皇。2、教材内容:本课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秦的统一,二是秦的巩固。秦统一中国所创建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基本政治格局。③教学重点:是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④教学难点:是秦实现统一的历史意义和人物评价。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所给的历史信息,多角度分析秦实现统一的原因,培养学生多角度、多观点、多方法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②通过“如何评价秦始皇”这一辩论环节,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课程涉及图画史料较多,引导学生识图看图分析学习;②指导学生看文字、图画等多形式的历史素材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知识要点;③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分组学习,促进学生的凝聚力团结互助精神;②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大势所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认知发展的特征:初一学生虽然思维还具有局限性,但是对抽象的语言能够进行推理,对具体事物不是太依赖,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成熟思维,是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慢慢区分开,能进行一定的假设推理,最大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占据优势。2、初始能力分析:①学生为初一学生,对秦朝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从已有的知识储备来看,学生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和书籍对这一段历史并不陌生,但大多数同学仅仅停留于视觉表面,更深一步的了解有一些困难。由于课本编写的限制,导致一些历史史实还没有呈现出来,教师应在课堂上做一些适当补充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②在独立思考方面,初一学生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力已经逐步达到成人水平; ③在想象思维上,初一学生已经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是思维活跃期,也是培养思维的最佳时机,对未知世界更是充满好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芈八子对话秦始皇”的形式,将文化这一类枯燥的历史课堂带入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以“统一之果→统一之因→统一之策”展示这节课的学习。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查阅资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新课导入(3分钟)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历史的呈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就比如以电视剧形式呈现的芈月传,芈月传中芈月的原型是芈八子,战国时期楚威王之女,但若要给芈月做一张名片的话,恐怕还不够完整,因为她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秦宣太后,秦始皇嬴政的高祖母。虽然芈八子和秦始皇相隔四代并为谋面,但是两位却有着共同的理想,那就是统一天下。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这两位志同道合的人物来学习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生:预习、浏览课本 【以芈月传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板书1:秦统一中国 新课学习(30分钟) 一、统一之果师:在秦朝建立之前,中国处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如何呢?师(概括):从这两段材料中可以得知,战国时期战争残酷,百姓民不聊生。试想一下,如果你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一位普通老百姓,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师:所以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那么,是谁实现统一,结束了这兵荒马乱的时代呢?师: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王嬴政采用远交近攻、先弱后强的策略,先后歼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口诀记忆“喊赵薇去演戏”。师: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