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72246

新人教版(2019)教材-选择性必修2-4.3 生态工程(共56张PPT)

日期:2024-06-2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7499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新人教,必修,56张,工程,生态,2-4.3
  • cover
(课件网) 第3节 生态工程 第4章  人与环境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概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概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举例说出自生、循环、协调和整体原理的主要内容。 3.通过分析和评价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 4.通过评述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1.生命观念: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生态观、系统观等。 2.社会责任:通过对我国先民的生态工程的分析,感悟中华民族的智慧;通过对生态工程的分析,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 生态学和系统学 人工生态系统 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 人类社会 自然环境 系统工程技术 生态学 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自我调节 循环 生物组分 自组织 优化 生物组分 生物多样性 生长、发育、繁殖 互利共存 物质迁移与转化 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 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 后一环节 减少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 环境容纳量 环境承载力 自然生态系统 经济和社会 种树 生活 当前与长远 平衡和稳定 生态学原理 经济和社会的实际状况 资源有限 生态 农村综合发展 多级循环利用 沼气工程 调节区域气候 缩小 恶化 下降 多样性 生态学措施 缓冲带 自然演替 生态系统 重金属 植被恢复工程 植被的恢复 土壤微生物群 落的重建 元宝山矿区 生态恢复力量 高科技含量 监测技术 (3)我国面临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与人口激增、环境与资源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 (4)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_____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美丽中国 自生原理利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循环原理利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协调原理利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提示:自生原理利用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提示 提示:循环原理利用的理论基础是物质循环。 提示:协调原理利用的理论基础是种群数量的变化受非生物和生物因素影响。  整体原理利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提示:整体原理利用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提示 提示: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开发可以更新的资源,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做法都是可以借鉴的。 课堂小结 1.(目标1)下列叙述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的是(  ) A.最大化的增加生产效益 B.防止环境污染,发挥资源潜力 C.征服自然世界,主宰经济发展 D.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快速发展 答案 2.(目标2和3)河南省某村庄在插秧不久的稻田中,每亩放养200条草鱼和600只青蛙,鱼和蛙的粪便为水稻供肥;鱼和蛙呼吸释放的CO2可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关于这种立体种养模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水稻、杂草可从鱼、蛙的粪便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B.这种立体种养模式增大了流入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D.没有物质和能量的投入该生态系统也能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答案 解析 水稻、杂草可从鱼、蛙的粪便中获取物质,但是不能获得能量,A错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动物粪便给植物提供养料,生长旺盛的植物可以固定更多的太阳能,B正确;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是指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统筹经济效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