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74469

3.2.1 第二节 第1课时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共47张PPT)

日期:2024-05-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31078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2.1,教版,PPT,47张,效应,变化
  • cover
(课件网)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 第2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第1课时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第1课时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 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2.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素养解读 1.通过视频资料的观察及相关资料,运用综合思维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分布特点,理解气压带、风带及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观察三圈环流模型,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风向,掌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理解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通过图表、微课及文本等资料,从区域认知的角度明确世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的成因、分布和特征。 逐点探究(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必备基础] 1.大气环流 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 的大气运动。 2.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 和水汽分布,影响各地的天气和气候。 有规律 热量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气压带 ①形成: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接受 的不同,气温和气流运动情况不同,形成了与纬线平行的不同的气压区域。 ②分布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D、G 太阳辐射 (2)风带 ①形成:高低气压带之间, 、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带状分布的大气水平运动。 ②分布 水平气压梯度力 信风带 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原因: 的季节移动。 ②规律:(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 ,冬季偏 。 [思考启迪] 为什么纬度60°附近容易形成降水?该处降水与赤道地区的降水成因是否相同? 提示:纬度60°附近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冷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下降而形成降水,属于锋面雨;赤道地区是因为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形成降水,属于对流雨。 太阳直射点 北 南 [系统思维]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 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2.图形法记忆气压带的分布 如上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角,它们之间的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分别代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气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模式图的判读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模式图 气压带、风带模式图是建立在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只有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 [判读技巧] [常见变式图] (1)气压带、风带分布极地俯视图 a.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