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78082

4.4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4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共28张PPT)

日期:2024-05-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4次 大小:28528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单元,PPT,28张,影响,运动,水体
  • cover
(课件网) 鲁教版 选择性必修1 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设计意图] 1.有助于落实“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观念,解决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城市内涝、城市热岛效应等相关问题。 2. 有助于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结合相关材料,综合分析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3.有助于形成人地协调观,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形成人、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观念。 4.有助于在实践中巩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结合家乡或校园实例,设计建设海绵城市的方案,并说明该设计优点与不足,提升地理实践力。 [活动体系] 探究点一 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 [思考探究] 某年6月27日,广西百色市凌云县因为洪水深近两米且无法外排,通往外界的道路全部中断,居民只能划船出行。7月13日,武汉城区一座桥下严重积水,公交车只能暂停行驶。雨水来势汹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给中国各地的防汛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轮番强降雨,更让众多城市组团“看海”。 [探究1] 近年来城市内涝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有的地方排水设施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重要原因。 [探究2] 治理城市内涝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提示:建设“海绵城市”。 [系统思维] 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 建设意义 针对问题的形成 避免、减少城市内涝 城市硬化路面比例大、城市排水系统脆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和台风等极端事件 减轻水污染 城市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河道等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甚至丧失 缓解水资源短缺 城市建设过度硬化造成降雨形成径流外排,地下水补给不足;水体污染严重 [训练评价]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1~2题。 1.海绵城市大量采用透水性路面可以使城市水循环(  ) A.蒸发减弱       B.下渗增强 C.地表径流增强 D.地下径流减弱 2.海绵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缓解交通拥堵 B.减轻热岛效应 C.减少城市内涝 D.减少噪声污染 解析:第1题,海绵城市大量采用透水性路面,增加雨水的下渗,增加了地下水,地下径流增强;土地的透水性增强,蒸发增强;地表径流减小。选B正确。第2题,“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增加城市的绿地,能美化城市环境;绿色植物能大量吸收CO2放出氧气,可净化空气,可降低大气的温室效应,调节气候,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屋顶阳台的绿化,可以起遮阳的作用,也可降低城市的气温;但对城市交通、内涝没有缓解作用。 答案:1.B 2.B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一雨即涝”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地区 4.不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 A.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B.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C.城市发展减少生物的种类 D.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推断“一雨即涝”的城市应该位于我国降水较多的东部季风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青藏地区海拔高、降水少,故排除选项B、D;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雨季较短,而且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而华北地区城市众多,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发生“一雨即涝”,是我国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A错,C对。故选C。第4题,城市建设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